■晏 扬
“你也是生活在北京吧,为这点事不至于,别到时给个人惹麻烦!”中央电视台记者薛晨近日在微博上称,自己在采访首都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简称首发公司)时,遭遇该公司副总经理冯雷的言语威胁。对此,首发公司党群工作部人员予以否认,冯雷本人也称没有说过这番话 (据5月31日 《新京报》报道)。
冯雷是否威胁过薛晨,一时难以判断。不过,从情理角度推测,在无个人恩怨的情况下,一名记者似乎没有缘由编织谎话诬蔑一位企业负责人;反之,一个有问题的企业遭到媒体曝光,其负责人则有可能威胁记者,并且可能拒不承认。当然,这仅仅是推测而已。
我国公路收费乱象纷呈,位于北京的首都机场高速是一个例子。该项目总投资11.65亿元,收费3年多后,从政府收费还贷公路转变为经营性公路,于1997年1月重新批准收费30年,至2005年底已收费32亿元,到收费期满估计还能收费90亿元。
这些是媒体曝光过的老问题,此次央视曝光的新问题是,首都机场高速公路自2009年10月1日起实行单向收费,往返只需交10元,但是直到现在,仍有很多司机双向交费20元,收费人员不提醒司机,并称他们没有提醒的义务。收费站附近确实立有公示牌,但牌子位于过了收费站50米左右,而不是进收费站之前。
瞧瞧,这就是一个国有企业的所作所为,司机多交了钱,他们脸不红心不跳,偷偷摸摸笑纳之,如此作为,真是有辱国有企业之名。
与其他许多高速公路一样,首都机场高速公路是地方政府以贷款修路方式修建,然后有了收费还贷的理由。这也就罢了,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当收费足够偿还贷款后,这条公路总该变为免费公路吧?但是没有,要么贷款似乎永远还不清,收费去向不明,要么偿还贷款后转为经营性公路继续收费,公路犹如山大王把守的私路,成了向百姓牟利以及阻塞物流、助推物价、阻碍经济发展的“路障”。
即使威胁记者之事一时难以查证,但首都机场高速公路收费期限违反国家规定是事实,暴利滚滚是事实,乱收费是事实,被央视曝光后他们盛气凌人地“约谈”记者也是事实——首发公司为何这么牛?霸气从何而来?看看其“身世”也许就知道了。该公司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组建,负责数百公里高速公路的收费事宜,并担负着规划中的数百公里高速公路的建设任务。这样一家公司怎能不牛气冲天、霸气十足?媒体曾经报道,2008年2月国家审计署曝光首都机场高速公路收费问题后,首发公司不仅置若罔闻,反而扬言还要再收100年。如此,央视曝光在他们眼里又算得了什么?
我国公路收费乱象的根源在哪里,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都机场高速公路实在是一只值得认真解剖的“麻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