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增速放缓和购买力下降与宏观经济景气度无关——
今年车市预降10%
作者:谢莉葳


    ■本报记者 谢莉葳
  在连涨27个月后,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结束了高歌猛进的爆发性增长,显露颓势,今年4月首次出现负增长,有人视之为理性回归,有人惊呼车市“拐点”临近,下半年车市走向变得有些扑朔迷离。
  今年车市将何去何从?5月26日,“2011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新闻发布会刚一结束,论坛主办方之一、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航就被记者团团围住,就当下热点问题接受采访。

车市——预计降幅10%

  “对汽车消费市场走向的预测,一般都是根据宏观经济状况、居民收入水平增长预期、基础设施建设等几个因素作出判断。不过,今年汽车业增速放缓并非购买力下降引发,也与宏观经济景气度无关,而是由于各项刺激汽车消费政策集体退出以及大城市限牌、限行等限制性措施出台。这两个因素对汽车销售,尤其是对自主品牌和微型车销售影响很大。”在多重因素打压下,赵航预测今年中国汽车市场将会有10%的降幅。
  “上海一个车牌的拍卖价近5万元,北京虽然没有标价拍卖,但是要摇号,一个车牌的价值不比上海低。”
  购车附加成本的增加和难度加大,让消费者觉得买中低端车越来越不值,自主品牌产品目前基本处于产业中低端,微型车大都是自主品牌,所以今年自主品牌的日子不大好过。

城市拥堵——规划不合理是主因

  在新闻发布会上,从未迟到过的赵航晚来了20分钟,一大原因就是堵车严重,为赶时间最后一段路他甚至弃车步行赶来。
  随着汽车社会的到来,汽车产业与能源供应、环境保护、道路交通等社会资源如何协调渐成行业关注焦点。代表中国汽车业风向标的“2011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也将今年的年度主题确定为“汽车社会与产业未来”。“今年的产业论坛将为汽车业正名,希望各界不要将汽车保有量增长妖魔化。”赵航指出,目前大城市的拥堵,主要是城市规划不合理造成的,设计之初没有充分预料到汽车的增长速度,没有考虑到老百姓收入增长以后对汽车的刚性需求。“拥堵并不只是汽车保有量增长的问题,现在连一些小县城堵车也很厉害,这只能是城市规划的问题。”赵航说。
  赵航对种种限制性措施的出台表示担忧,“目前的汽车市场缺乏流动性。想买车的拿不到车牌,买不了;想卖车的不愿给牌,卖不出,新车市场和二手车市场都缺乏流动性,这样下去,恐怕宏观经济也多少会受到影响。”他呼吁适当放开汽车消费市场流通。

节能补贴——改普惠制为奖优罚劣

  关于“3000元的节能补贴是否会被取消”的消息这一段时间被炒得沸沸扬扬。对此,工信部日前表示,从未说过节能汽车补贴要取消,至于资金用完后是否延续将再行讨论。
  有人士透露,即使3000元的惠民政策不取消,相关部门也将提高节能汽车补贴门槛。一大原因在于,惠民补贴政策偏离了原先设定的环保节能、推优的目的。
  赵航称,如果节能惠民补贴不能很好地体现出各车型间的差异,那么将失去了推优的目的,补与不补,对节能车型的研发都不会有太大的刺激。
  赵航的说法得到了众多业内人士的认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由于惠民政策惠及面太广,120亿元专项补贴资金将很快用完。而政府部门不可能持续补贴,所以急需调整。有专家建议,节能惠民补贴应该划分几个档次,对节能效果好的车型增加补贴力度,以激励车企研发生产更节能的车型。

新能源汽车——看好混合动力

  有消息称,迟迟未推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或将加大混合动力车型的补贴力度。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在新能源车推广初期利用补贴政策的确是个行之有效的办法,但实施的范围和力度必须拿捏得当。赵航比较看好混合动力车的发展前景,“混合动力车型并非传统内燃机与电动车之间的替代品,而是比较现实的节能环保的车型,跟电动车一样享受补贴是理所当然的。”他强调,补贴政策必须拉开档次,比如用电超过30%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可以跟纯电动车享受同档次的补贴,而混合动力车型要根据节油性10%、20%、30%分开档次来补贴。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4 版:汽车·趋势】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今年车市预降10%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