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公民教育理当补好这一课
作者:余翔


    ■余 翔
  广东省珠海市急救指挥中心近日发布急救公开日活动通告称,为增强市民急救意识,普及急救知识,该中心将于每月第二个周六开展急救公开日活动,本月活动将于6月11日举行,欢迎广大市民在工作日期间预约报名(据6月6日《珠江晚报》报道)。
  生活在这个瞬息多变的世界上,突发性疾病的出现,交通事故等导致的各种意外伤害的发生,地震、台风、火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侵袭,使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濒危伤病人员的第一目击者。对大多数濒危伤病人员来说,第一时间的抢救,特别是前6分钟黄金时间的急救,将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及时得到救治或者最终恢复机体功能。因此,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一点急救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技能,在第一目击者、120急救人员、医院三方共同组成的急救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相关培训起步晚和人口基数大,我国的急救知识普及率还相当低,即使在实施了社区第一目击者急救知识培训工程的广东省深圳市,公众急救知识的普及率也不足2%,而在许多发达国家,急救知识普及率高达25%。长期以来,国内公众由于普遍缺乏急救知识,在一些突发事故现场,很多人只能干等着救护车的到来,使伤病者失去了最佳抢救时间,导致病情加重甚至丧失生命,还有的由于施救方法不正确,反而帮了倒忙。
  在这样的背景下,珠海市急救指挥中心定期开展急救公开日活动,向市民普及急救知识,显得十分必要。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普及急救知识,仅靠这种方式可能远远不够,还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加大关注力度,将其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并建立常规化的培训体系。首先,应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公民参与急救知识的学习进行强制性规定,对警务人员、司乘人员、导游、保安等特殊岗位制定急救员配备比例,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急救员认证考试,相关单位招工应制定针对急救员的优先政策;其次,应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在保障师资培训、教材教具购置、宣传活动等方面资金充足的前提下,督促具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定期深入学校、单位和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
  提高公众急救知识的普及率,是完善现代医疗健康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笔者希望,社会各界多多支持这项工作,各地相关机构也像珠海市急救指挥中心一样,积极行动起来,尽己之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掌握一些急救常识,为我们的生命安全增添一份保障。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社会民声】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公民教育理当补好这一课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