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工商局积极推进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坚持“以廉政促效能”的工作思路,切实为群众提供高效服务,取得良好工作成效
■刘定滨 本报记者 刘 铭
“做好工商工作,规范是基础,廉政是保证,服务是核心。工商工作做得好不好,服务对象说了算。”5月24日,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工商局局长马绍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近年来,为了深入了解企业、消费者对工商工作的满意程度,温江区工商局定期开展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和服务效能回访工作。统计显示,该局近年来“依法办事情况”和“工作作风情况”均得到了群众“比较满意”以上的较高评价,“政务公开情况”、“服务态度情况”、“清正廉洁情况”满意率亦均呈逐年上升态势。据最新一次的服务效能回访显示,该局注册登记、市场巡查、行政执法和消保维权4项工作的服务对象满意率均达100%。
规范透明
强化质量目标查验
和成都其他区市县的工商局一样,从2004年起,温江工商局开始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运用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刚开始不适应,现在感觉很好。”温江工商局副局长陈平告诉记者,随着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深入和完善,全局的各项工作如同进入了一张严密的质量管理之网,从局领导层、局长、管理者代表到各职能部门、各工商所构成了网的“经线”,各项具体而细密的质量管理要求则构成了网的“纬线”,工作流程优化、固化,职位职责清晰明确。
据陈平介绍,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对温江工商局的整体工作产生了强劲的“拉力”,久而久之,不仅局管理层学会了自觉用标准化的管理方法指导工作,各部门、各管理岗位也适应了用标准化的思维开展工作。“即使是一次市场巡查,也会规范地记录下来。”陈平说。
质量目标查验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环节。据该局人事教育科科长黄竞峰介绍,该局以中层干部为查验主体,定期交叉倒查各项质量目标。以企业登记为例,先随机抽取5个企业登记样本,再到企业实地查看,取回待查资料,再与电脑资料、档案资料进行对比查验。
温江工商局局长马绍宏告诉记者,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规范化、程序化和标准化的体系,该局以此为切入点,将各项工商行政管理业务过程的管理理念与执行力结合起来,促进了全局各项工作的持续改进。同时,该局依托“金信工程”成都工商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逐步实现对各项业务工作流程和环节的动态电子监控,大大增强了工商工作的社会透明度。
“我们的工作几乎一切都是公开的。”马绍宏介绍说,为了让社会公众充分了解工商局,该局高度重视每一个与公众沟通的机会。温江区“阳光政务百姓热线”广播栏目开播两年来,该局紧紧依靠这一接受广大群众监督的平台,由局党组成员亲自牵头,制作了7期栏目,解答和处理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20多个,受到区纪委、监察局的通报表扬。
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该局每年还定期开展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依法办事、政务公开、服务态度、工作作风、清正廉洁等方面的情况,调查对象涉及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以及各类市场主体、消费者等8个层次。
廉政建设
促进工作效能提升
每逢元旦、春节等重大节假日,温江工商局100多名干部职工的手机上,都会收到由局办公室统一发送的廉政及节日问候短信。这项看似平常的廉政举措,已经持续了数年,截至目前,该局共发送廉政短信6000余条。
走进温江工商局,本报记者很快就被这里的廉政文化所吸引。办公区走廊贴满了廉政内容的漫画和书法,就连茶杯上都印的是廉政警句。截至目前,全局工作人员结合本职工作实际,已创作出以廉政为主题的《市场巡查》和《岁月如歌》等小品,写作心得30余篇、警句10条,举办廉政文化文艺汇演4次。该局还被确定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廉政文化建设进机关示范点和四川省纪委廉政文化建设现场会主要参观点。
从2006年开始,温江工商局就将廉政建设置于各项工作的首位,确立了“以廉政促效能”的工作思路。马绍宏认为,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各项要求融入到各项日常工作之中,以廉政文化建设、廉政机制建设和廉政制度建设这3项建设为切入点,有利于不断增强干部的自律意识、服务意识,全面提升干部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从而推动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近年来,温江工商局建立和完善了行政处罚案件回访、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廉政情况定期登记、诫勉提醒、任前廉政谈话、政务公开、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10多项廉政制度。“我们坚持以规范工商机关的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和队伍管理权为重点,把廉政建设与法治和德治、他律与自律紧密结合,从制度上为廉洁从政提供了有力保障。”马绍宏说。“我们还建立了‘三定期’机制,通过查找廉政风险点,主动拾遗补缺,及时安装‘廉政补丁’,使廉政制度不断完善和成熟。”马绍宏介绍说,“三定期”机制的具体内容包括:一是定期开展“局长走访日”活动,局领导班子成员每季度定期对企业进行走访,收集廉政状况评价;二是在村、社区一级建立工商廉政联络点,定期收集意见;三是定期开展基层服务窗口效能建设监督检查评比工作。
高效服务
助推当地经济发展
今年1月28日,成都市温江区区长谢超在温江工商局简报《高效贴身服务跟踪重大项目落户》上作出批示:“工商局高效贴身服务重大项目和企业的做法应予肯定,全区相关部门都应学习这种主动为企业服务、解决矛盾的精神。”
事情是这样的。1月21日,某大型企业拟在温江区投资,温江工商局在得知情况后的当天晚上,指派专人为该项目的落户提供全程指导和跟踪服务,登记过程中又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办事流程。由于企业申请登记资料齐备,当天便办理了登记手续。
近年来,温江工商局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围绕温江区“八大功能片区”的产业发展,实行登记注册关口前移,先后通过开辟绿色通道和系列便利措施,为全区企业提供及时、即时服务,赢得了广泛赞誉。同时,该局还不断立足工商职能,从商标服务、促进就业、综合治理等多方面,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据了解,该局在各工商所办事窗口开通创业促就业绿色通道,重点对返乡农民工及有创业需求的青年、大学生提供“零距离”的指导服务,放低准入门槛,鼓励其创业带动就业。截至目前,该局共为创业者举办相关培训、咨询会4次,先后办理大学生为主的各类经济主体100余户,扶持和引导300余名失地农民和下岗人员成功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