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言
据报道,《功夫熊猫2》上映以来,票房一路飘红,也因此,引起了国内先锋艺术家们的公开抵制,这样的抵制得到了几位大学教授的支持。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 “文化侵略”与否的争论,相关人士纷纷参与其中,沉寂的电影艺术界重新活跃起来。
综观那些抵制《功夫熊猫2》的人,无不是将其视为美国好莱坞文化对我国文化的一种入侵,且认为不仅仅是赚钱而且是洗脑。如此声势浩大的抵制,真的能收到效果吗?从实际情况来看,不仅各大电影院没有停止播放《功夫熊猫2》,也未能达到将其票房减半的效果。有网友认为,聚集众多的人将这样的一种文化现象付之于公众的眼球下,这样的抵制成为了一场炒作和作秀。在其作用下,不仅不会收到抵制的效果,反而会引发人们的逆反心理。
现代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将我国元素汇集在一起的这样一部外国影片,如果是一种文化入侵的话,那岂不是说从我国电影市场开放之日起就开始遭受文化入侵了吗?而且,仅从一部电影出发,很难说得上是真正的抵制态度,最多也就是隔靴搔痒的抵制。当然,作为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观点,可以允许争论,也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本身就是坚持文化兼容并包的态度。谁都有选择的权利,但是将这样的态度极端化,那就是失之盲目的错误了。
不可否认,目前国内电影行业存在着诸多的弊病。由于垄断等因素的存在,大部分的电影银幕分布在大城市内。而民营电影的现状也令人担忧,不是缺乏资金,就是发行渠道不畅,再加上技术上的一些限制,整体创新能力不足。凡此种种,都在表明国内电影行业发展滞后。“为什么中国有功夫,有熊猫,而就是没有《功夫熊猫》呢?”网友的考问,就像是一个我国电影界的哥德巴赫猜想,困扰着大众的心灵。好莱坞电影的到来,无疑给了我们学习的机会。
《功夫熊猫2》尽管包含很多中国的元素,但是其精神内核是美国式的,它仅仅是一部借中国元素的外衣行美国内核的好莱坞电影。一部电影能不能算得上是文化入侵,关键在于观众的感觉。与其在这样一部片子里去讨论和分析甚至去抵制,不如进行学习和反思,去寻找创新的源泉,去创造出属于我们的《功夫熊猫》来。对于一种文化现象、一部电影,动辄就上升到加以抵制的程度,不是一种科学和客观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