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 夏
近来,我国猩红热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卫生部法定传染病发病、死亡统计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共报告猩红热发病患者21269例,超过2010年全年报告发病患者数量。猩红热是怎样流行的,应如何预防?
“带病”细菌惹的祸
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蔡皓东介绍说,引起猩红热的元凶是链球菌家族的老大——A组溶血性链球菌。这种细菌和平常引起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细菌是同一种。那么,为什么化脓性扁桃体炎不出皮疹,而猩红热会出现满身红疹呢?
这是因为A组溶血性链球菌有时也会得一种“传染病”,被一种叫做“噬菌体”的病毒感染。这种“噬菌体”病毒寄生在链球菌体内之后,细菌不但不死还会增加毒性,产生一种红疹毒素。人感染了这种链球菌后,红疹毒素就从细菌体内释放出来,使皮肤充血、发炎,引起皮疹。这就是同一种A组溶血性链球菌能引起两种不同疾病的秘密。
链球菌一般存在于猩红热病人或带菌者的鼻咽部,通过空气飞沫(说话、咳嗽、打喷嚏)直接传染。两年前,江苏某县一所学校在1个月内有70多个孩子得了猩红热,原因就在于这所学校教室里学生密度较高,而室内通风差。有时,猩红热还可由带细菌的玩具、生活用品等间接传播,偶尔也可通过外科伤口和妇产科产道污染而传播。“有一次,一位幼儿园的小朋友得了水痘,而孩子所在的幼儿园同时还流行猩红热。结果,链球菌从孩子抓破的水痘伤口钻了进去,使孩子同时得了水痘和猩红热两种传染病。所以,得了猩红热一定要隔离,以免传染给其他孩子。”蔡皓东说。
猩红热的预防没有疫苗,主要靠增加孩子抵抗力、隔离和及时治疗患者。蔡皓东建议,在猩红热高发季节,家长一定要注意多给孩子喝水,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避免接触患有猩红热、扁桃体炎、咽炎、中耳炎、丹毒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
得了猩红热怎么办
蔡皓东提醒说,孩子得了猩红热一定要在家或住院隔离,隔离的时间一般为7天,以免造成疾病的传播。在孩子生病期间,家长要多给孩子喝水,吃容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经常漱口或口含利咽的含片,较大儿童用温淡盐水含漱,以减轻咽部的疼痛。家长还可以每天用温水给孩子擦洗身体,这样既可以清洁皮肤,又可以降低体温。
蔡皓东提醒,孩子得了猩红热一定要及时治疗。猩红热不会像麻疹、风疹那样自愈,还可能会加重,引起其他化脓性或中毒性并发症,如扁桃体周围脓肿、颈淋巴结炎、鼻窦炎、中耳炎、乳突炎、心肌炎、心内膜炎等,甚至可以发生脓毒败血症,危及生命。
青霉素是治疗猩红热的特效药。青霉素进入体内,可迅速杀灭病原菌,不仅治疗效果好,而且可以预防急性肾小球肾炎与风湿热等并发症。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林可霉素、磺胺甲噁唑等。
蔡皓东强调,使用抗生素药物时,要使用足够的疗程,至少6-10天。如果不把这种链球菌彻底消灭,它身上的一些抗原成分会留在体内,与机体自身组织产生交叉免疫反应,沉积在病人的肾脏、关节或心脏,“迷惑”机体免疫系统,诱使免疫系统误伤自身细胞,导致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等。因此,家长不要一看孩子退了烧就停药。疾病痊愈后1至2周,还应该带孩子到医院进行复查,千万别留下病根,影响以后的健康。
●相关链接
北京市启动猩红热监测处置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猩红热的预防控制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近期猩红热的发病特点和流行特征,北京市卫生局日前出台了《北京市猩红热监测和疫情处置工作方案(试行)》。首都儿科研究所作为监测哨点医院之一,已开展猩红热病例监测工作,并在5-7月进行病原学监测,以期掌握猩红热病原学特点,明确目前临床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唐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