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翔
针对 “北京市正在研究放宽限购政策”的传言,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人近日明确表示,限购政策决不会放松,没有调整的安排,也不会按照房屋档次、价格区别对待,所谓“北京市正在研究放宽限购政策,拟放宽对高端项目的限购”的传言不实(据6月22日《新京报》报道)。
今年1月,国务院出台的“国八条”中的限购政策,以及随后一些地方政府公布的实施细则,是楼市调控中精准有力的一记重拳,使房地产市场投机性需求得到抑制,供求关系朝着有利于消费者的方向发生了改变。最近一段时间,在一些房价涨幅过大的城市,新房成交量急剧萎缩,成交价低于拟售均价的现象频频出现,这说明严格的限购政策已经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正因如此,限购政策自推出以来,一直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那些冀望从不断飙升的房价中获利的人,千方百计想要消解限购政策的强大冲击力。他们有的要求放宽对外地户籍人员的限购条件,有的要求缩小城市限购区域,有的要求尽可能缩短限购令实施期限。与此同时,限购之下房地产市场出现的低迷状况,也影响到一些地方的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比如,楼市成交量剧减使相应的税费大幅减少,地块低价成交甚至流拍,导致土地财政难以为继,这些后果都是地方政府不乐意见到的。
密切关注国内房地产市场变化的人们注意到,从上个月开始,个别城市的限购政策出现了松动。在楼市成交量大幅萎缩的辽宁省大连市,新的政策规定,在市内4个区及高新园区买房,自5月31日起不再以家庭为单位,改以个人为单位限制购房。这意味着一个三口之家,最多可拥有6套房,而非原先规定的两套房。这样的调整,不说让限购政策名存实亡,但会削减其抑制楼市投机的力量,则是毫无疑问的。
在此背景下,北京市有关部门“限购政策决不会放松”的表态,让人颇感欣慰。它表明,对限购政策的指向,北京市政府有着清醒的认识。房地产市场具有高度关联性,放宽对高端项目的限购,会导致大量资源、资金被吸引到限购政策空白区,不仅现有的房价降不下来,还可能因为中低端商品房的短缺导致其价格继续攀升,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造成干扰。它也表明,尽管限购政策同样对地区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对实现房价稳中有降的目标,北京市政府有着坚定的决心。
当前,楼市调控正处于关键时期,参与博弈的各方都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压力和煎熬,作为诸多调控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地方政府的一举一动至关重要。我们希望,各地政府一定要从大力保障民生和调整经济结构的大局出发,在调控政策带来剧烈阵痛的考验面前,像北京市政府一样铁下心来,坚定执行包括限购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调控成果,实现房地产调控的预定目标,确保房价不会因为政策反复出现大幅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