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柴村镇小塔村将以建移民楼名义开发的小区住宅对外销售,由于移民款及搬迁款目前尚未发放到位,该村居民没有几户能买得起;有关部门表示,该移民楼开发建设无手续
图说:小塔村以建移民楼名义开发的6幢小区住宅楼已全部封顶
■本报记者 冯铁飞 文/摄
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柴村镇小塔村是个移民村,近日,部分村民向本报山西记者站反映称,该村将以建移民楼名义开发的小区住宅楼对外销售,由于移民款及搬迁款目前尚未发放到位,村民没有几户能买得起,目前住宅楼已售完。该住宅楼开发是否办理了相关手续?移民楼为何对外公开销售?连日来,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一家三代挤在一套房里
6月20日,太原市尖草坪区柴村镇小塔村。“俺有两个儿子,都成家了,也都有了自己的孩子,一家三代9口人,现在只能挤在一套移民时分到的平房里,没办法啊。”张贵清(化名)坐在自家门口的石头上,一边叹气一边对记者说。张贵清说,2005年,因修建山西省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汾河二库,一些村民从万柏林区王峰乡搬到了现在的小塔村,当时政府给大家都分了房子,但有的人家因为人口众多,暂时只能挤在一套房子里,村委会当时表示会想办法解决。2009年,村委会表示准备在村东边的一块集体土地上盖6幢移民楼,用来解决村民住房难问题。“俺们听说后觉着有盼头了。”张贵清说,当时村委会表示,房价是每平方米2000多元,一套100平方米的住宅得20多万元,由于移民款及搬迁款还没有发下来,他们家一下子拿不出来,于是想着跟亲戚朋友们筹借一部分,自己再想想办法买一套。“当时村委会说要留足村民的房源再对外销售,没想到去年年底时,乡亲们听说移民楼住宅已经全部向社会公开销售卖完了。看来,俺们还得继续挤在一套房子里。”张贵清摇头说。
记者在该村走访发现,类似的情况比较普遍。
移民楼住宅已经售完
6月22日早晨8时许,记者来到小塔村东边的小塔住宅小区。小区工地仍然在施工,周围用蓝色围挡挡了起来。施工队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小区住宅楼是以小塔村移民楼的名义盖起来的,据他了解房子在去年冬天就已经卖完了,买房的大部分是村外的人。小区里的房子面积大部分在每套100平方米以上。目前,6幢楼已全部封顶,到7月底就能交房。
按照这位负责人的指点,记者在小区最北那幢楼的一楼东边一个窗户上发现了一个牌子,上写“小塔住宅小区项目部”。记者进入楼道敲门,无人应答。按楼门上留下的电话打过去,有人接听。记者在电话中表示要买房,对方称房子早就卖完了。
移民楼开发建设无手续
6月23日,记者再次来到小塔村。村委会办公楼的大门紧闭,记者敲门无人应答。随后,记者在村民的指引下,在村里找到了村委会副主任王学文。王学文介绍说,到了2005年,移民来到小塔村的共有130多户、600多人,政府安排了100亩生活用地,但没有给生产用地。村东的那6幢楼叫小塔住宅小区,是以移民楼的名义盖的。
王学文说,小塔村村民的经济来源原本以农业收入为主,移民到这里后,没有分到生产土地,断了收入来源,为了解决村民的收入问题,村委会经过上级有关部门同意,决定把村里的这块集体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这些收入的一部分将会分配给村民。”王学文说,当记者问及这些钱现在哪里时,王学文说,等完工后才能进行分配,并表示这是上一届村委会确定的方案,他们这届村委会只是按照方案执行。当记者表示想看看小塔住宅小区建设开发和销售的相关文件时,王学文说这些文件现在不在村委会。
随后,记者来到太原市国土资源局尖草坪分局核实小塔村移民用地的有关情况,该局副局长马明鹏听到记者反映的情况后表示:“那块地没有履行过移民用地手续,不允许盖商品房向外销售。”
随后,记者向太原市规划局尖草坪分局及太原市尖草坪区房地产管理局咨询后得知,小塔住宅小区的开发建设没有在这两个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村民期盼问题尽快解决
采访中村民们告诉记者,移民已经快6年了,他们的移民款和搬迁款至今未发放到位,大部分村民想买村里开发的移民楼住宅也买不起。目前,不少村民是三代甚至是四代同住一套房。
村民们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对村里移民楼的开发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并帮助村民调查移民款和搬迁款的去向,同时再给村民安排一些生产用地,以保证村民今后的生活能得到一定的保障。
6月24日,记者通过电话联系到了主管小塔村移民工作的太原市尖草坪区水务局移民办公室主任康小熙。他称,没听说过小塔村建6幢移民楼的事情,移民办从未收到过相关申请。
6月25日,太原市移民办公室一位负责人在听到记者反映的情况后表示,他们将督促相关部门对这件事进行调查,如属实,会根据相关规定对相关人员进行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