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知荣辱树新风◆系列报道
每周日 来相亲街找对象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7位老年志愿者,义务在社区办起了相亲街,4年来成功撮合128对相亲者——
作者:吴采平
图片
图片


    图1:▲老年志愿者为相亲者办理登记
图2:▲孔祥云向记者展示为相亲者制作的展板
■本报记者 吴采平 文/摄
  8月14日是星期天,上午9时,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琴断口街七里一村社区中心广场的相亲街,不时有人在查看悬挂着的相亲资料,有的还用笔记下来。记者了解到,相亲街是7位老年志愿者义务在社区办起来的,4年来义务举办了216场相亲会,有128对相亲者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人生伴侣。近日,记者前往七里一村社区进行了采访。
  7位老人办起相亲街
  相亲街的主要组织者,67岁的孔祥云告诉记者,创办相亲街源于一个偶然的机会。2007年年初,一个同事找到他,“老孔,能不能帮我家闺女介绍一个男朋友啊,她年龄都不小了,我们着急!”在牵线搭桥过程中,孔祥云觉得很快乐,并且萌发了联手附近老年人,大家一起发挥余热,帮助单身男女寻找另一半的念头。孔祥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同社区的6位伙伴:徐春兰、杨军、蓝仰先、张淑珍、罗佑枝、周又新,大家一拍即合。60岁的徐春兰热心公益事业,主动承担起相亲登记的工作。
  7位老人,平时也是社区志愿者,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孔祥云说:“虽然我们是老年人,想到相亲也是一个阳光事业,就找到了共青团武汉市汉阳区委。真没想到,团区委非常支持,给了我们信心动力。”
  得到团委支持,还需要社区提供场地。孔祥云和徐春兰又找到七里一村社区居委会。经过商量,大家约定,每周日在社区中心广场举办活动,每位来登记相亲者,收取50元费用,用于笔墨纸张费以及电话费,其他分文不收。
  2007年4月,相亲街正式成立,7个老年志愿者给自己的团队起了个名字——夕阳春大观园志愿服务总队相亲街。
  每个相亲者都建有档案
  8月14日早上8时,孔祥云搬着箱子来到七里一村社区中心广场。只见他熟练地从箱子里拿出绳子系在几棵树上,再按男、女和老人3个区域挂上相亲者的信息卡。8时30分,其他几位老年志愿者赶到现场,摆好桌子等待咨询者。此时,中心广场满是晨练和散步的居民,不时有人来查看悬挂着的信息卡。“我妹妹离婚了,她已经39岁了,我真为她着急,你们能帮忙吗?”提着菜的童女士坐下来咨询道。几位志愿者劝慰她说:“不急,我们这里有不少这样情况的,总会找到合适的。”
  上午10时,一位庞姓女士为自己的儿子进行了登记。她告诉记者:“听说这个相亲街很有名气,想为儿子找一个女朋友。”原来,庞女士的儿子今年30多岁了,一直单身,曾在一些婚介所登记过,但见了几次面,钱花了不少,都没有成功。后来才发现,婚介所介绍的全是婚托。听朋友说起这个相亲街,今天专程过来看看。庞女士仔细查看悬挂的一条条信息,其中一个女孩的信息引起了她的注意。随后,庞女士来到相亲街服务台,徐春兰热情地接待了她,并详细进行了登记。徐春兰告诉庞女士:“我们先与女孩沟通后,再找个时间通知你。只要你愿意,可以在登记的信息中多次选择。”
  孔祥云拿出厚厚的几摞相亲登记册。记者看到,每个相亲者都建有档案,有单身证明、第二代身份证、户口本、照片等。“我们对每一位前来登记的相亲者都进行严格的资料审查,以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对相亲者负责任。”孔祥云说,虽然是公益事业,但每一个志愿者都干得很起劲,从2007年4月相亲街开办以来,每周日大家都风雨无阻,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216场相亲会。
  首次见面要在相亲街
  采访中,徐春兰告诉记者,相亲街有一条铁的纪律,即:凡是有意向的两人首次见面,都定在相亲街。“这既是对单身者负责,也是维护我们相亲街的声誉。”徐春兰说,这也是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
  原来,去年有位叫谢军(化名)的男青年前来登记相亲。“他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在一家单位从事管理工作,家庭并不富裕。”徐春兰说。根据其择偶的条件标准,徐春兰介绍了几位女子。有一次,谢军找到徐春兰,称与其中一个女子相约见面后,对方提出要到某高档酒店去吃牛排。碍于情面,谢军还是去了,足足花了他一个月的工资,“我一个男孩子,总不至于让人家买单吧”。
  了解情况后,徐春兰和其他几位志愿者反复商量,最后大家定下了规矩,即:凡双方第一次见面,必须在相亲街,有感觉后再继续交往。“对双方来说,这也是一个互相监督。”徐春兰说,“在相亲街,如果遇到了问题,我们可以及时解决。”
  既有纪律,也有人性化操作。有位残疾人曾先生来相亲街想找个伴,在看了资料后,感觉自卑。细心的徐春兰说,“没关系,你在这里登记,免费。遇到有合适的,我们一定告诉你”。此后,徐春兰一直惦记着这件事。半年后,有一位与曾先生比较般配的女士前来登记。在征求该女士同意后,当天下午,徐春兰与另一位志愿者,一起陪同该女士上门到曾先生家。“我还以为你们忘记我了呢。”激动不已的曾先生说。两人见面后,相互比较满意,最后牵手走在一起。“我们7位志愿者都去参加了他们的婚礼,不为别的,很有成就感!”徐春兰说。
  由于相亲街的真诚服务,不仅吸引了湖北省内鄂州、孝感等地的单身者前来相亲。天津、福建等地的社区居委会还专程慕名前来参观考察。现在,每到周日,都会有近百位相亲者前来相亲街相亲。
●相关链接
  相亲街大家谈
  ■尚重生(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7名老年志愿者义务办起的公益相亲街,给众多的相亲者搭建了一个交流和沟通的平台,社会各界应该给予他们更大的支持和关心。
  ■史伟国(武汉市汉阳区消费者协会秘书长)7位老年志愿者办起的公益相亲街,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润滑的作用,同时对那些不正规的婚介机构、婚托现象也是一种鞭策。
  ■陶林(志愿者)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大龄青年忙于工作,接触社会面又窄,公益相亲街的存在很有必要。
(吴采平/整理)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社会民声】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每周日 来相亲街找对象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