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当心成为手机控
作者:武晓黎


    ■武晓黎
  地铁上,坐着或站着的年轻人,十有八九在盯着手机看或者戴着耳机听;家里,爸爸妈妈孩子,不开电视机都改玩手机了——看八卦,读新闻,开赛车;飞机上,起落架刚一着地,就听见滴滴滴滴开手机的声音;MSN、飞信、QQ上,差不多每天都有“忘带手机,非常抓狂”的签名……
  想想自己,到底多长时间要看一次手机?没带手机是不是觉得无法工作?坐车、开会,不拿出手机玩会儿就觉得难以忍受?小心,你要成为手机控了!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据美国一项最新调查结果,智能手机用户平均每天要查看手机34次,有时频率更高达每10分钟一次。
  上述那些随处可见的用户,多半是这种手机控者。美国赫尔辛基科技机构的研究显示,拥有智能手机的用户常常不自觉地利用手机观看Facebook、电话簿、玩游戏以及收发信息。一般而言,查看一次手机不会超过30秒,这其中还包括只是单纯的将屏幕锁打开或者是链接到手机的任一软件。
  如果因为有事或者有目的去看手机,还算不上是手机控。研究表明,这些通常只是出于潜意识去查看手机,并不是刻意去从事这些行为。而这种下意识的行为,往往表明可能已经成为一种强迫症,不看就心慌、不看就仿佛缺少了什么一样。
  手机已经融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智能手机的应用,最初都是为了通过占用人们的 “碎片”时间,来达到盈利的目的。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尤其是低端的千元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各类应用软件的丰富、资费的降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智能手机使用3G增值业务。而通信运营商和手机厂商、服务商,也是不遗余力地宣传推介自己的产品和应用。面对让人眼花缭乱的移动互联网,用户会不知不觉上瘾,会不知不觉成为手机控。
  专家认为,过度查看手机容易让人们失去思考的动力,不再懂得正确运用休息时间,因为他们以为找到事情可以做了。医生建议,若是症状严重时,应将手机放置在离自己远一点的地方,或者是就医治疗,以免罹患了“科技病”。
  之前,传统互联网的网瘾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移动互联网方兴未艾,因其随时随地可以上网的特点,使得智能手机用户更容易成瘾,而且智能手机未来的使用范围和用户数量,肯定会远远高于传统互联网。如何防患于未然,绝不仅仅是手机用户自己应该注意的问题,而是通信行业所有经营者、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运营商责无旁贷的事情。经营者有责任提醒用户,甚至在各种应用前进行消费提示。如果只是一味地考虑经济效益、用户规模,不在消费方式上做正确引导,手机控恐将比网瘾更遗患无穷。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社会民声】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当心成为手机控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