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上海市出版局发布《新媒体环境下上海市民阅读现状调查报告》,结果显示——
数字化阅读喜忧参半
作者:王有佳


  本报上海讯 有61.3%的上海市民认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花在传统阅读方面的时间越来越少,网络和手机逐渐成为数字化阅读的主要途径。近日,上海市出版局发布了《新媒体环境下上海市民阅读现状调查报告(2010-2011)》。该报告显示,在人们获取信息的几大主要途径中,依靠网络、手机获得信息的途径占据着较大的比重,分别占33%和19.3%,但75%的被调查者认为纸质读物拥有最好的阅读效果,而认为网络读物和电子读物拥有最佳效果的被调查者分别只有14%和10.5%。
  据介绍,从2010年9月开始,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在全市18区1县范围内共发放调查问卷数千份,最终形成该调查报告。调研报告显示,花在传统阅读上的阅读时间减少应引起重视,过半的市民认为花在传统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这和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面临来自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压力密不可分。
  虽然目前数字化阅读日益增多,成为了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但与此同时,数字化阅读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缺点。对于“网络阅读的主要缺陷是什么”,有29.2%的人选择“阅读疲劳”;21.6%的人选择“不适合精读”;11.50%的人认为网络阅读“没有古色古香的实体触摸感”。另外,网络阅读还呈现出“内容浅薄简单”“权威性不够”“不容易记录学习”等缺点。市民对于网络阅读的主要感受有:伤眼睛,占26.50%;信息太杂太多,占19.20%;方便快捷,占16.20%;信息非常丰富,占15.00%。此外,还有具有很好的交互性、形式多而有趣、东西不全等感受。
  而尽管阅读方式不尽相同,但有66.8%的被调查者认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阅读的作用越来越大。(王有佳)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5 版:文体市场】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数字化阅读喜忧参半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