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工商机关将对其涉嫌虚假宣传的行为进行调查
净石清茶在广西多家媒体上刊登了此广告
■黎碧珺本报记者 顾艳伟 文/摄
“溶酸化石,铲除结石防复发,快速见效,愈后不易复发……”日前,一种名为“净石清茶”的商品,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媒体刊登广告宣传其在清除胆肾结石方面的神奇功效。本报记者调查发现,净石清茶只是普通食品,其因虚假宣传已被多地工商机关曝光及查处。
净石清茶在广西多家媒体刊登大幅广告称,该茶来自医圣李时珍的不传秘方,以“首创溶酸化石疗法,非手术治疗结石,有其他治疗难以企及的快速止痛、强力消炎、化石成泥、全部排空的效果”,“突破了传统药物见效慢、手术、体外碎石创伤大,复发率高的弊端”。此外,广告称该茶含有“生物活性碱”,可全面调节体内酸碱度,杜绝结石反复,解除结石病人身体的“魔咒”。
10月8日,记者在南宁市百年乐大药房见到了上述广告宣传的净石清茶,该茶分为玉薏茶和玉果茶两种包装,其包装盒上只有食品的QS标志,没有药品或者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
记者注意到,净石清茶玉薏茶的配方为玉米须、薏苡仁、茯苓、葛根、茶叶、蛋白糖,玉果茶的配方为薏苡仁、玉米须、柠檬皮、炒麦芽、绿茶等。“从上述配方看,其成分多为利尿的普通中草药。”10月9日,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主任覃智标分析说,用上述成分配成的茶,可以看作是一种功能饮料,但对结石不可能起到治疗作用。
覃智标告诉记者,结石的发病原因复杂,有些病因至今尚不清楚。从中医角度说,影响结石形成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环境因素、饮食习惯和职业等,而身体的代谢异常、尿路的梗阻、感染、异物和药物的使用,也是结石形成的常见病因。并且,有些结石是在酸性环境下形成,有些则在碱性环境下形成,不同环境下形成的结石,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是有区别的。此外,结石愈后复发率较高,有些结石的复发率甚至达到80%。净石清茶所谓的“全面调节体内酸碱度,杜绝结石反复”的提法缺乏科学依据。
10月9日,本报记者在百度输入“净石清茶”后,搜索到的有关网页达到8000多个。不少消费者在网上对净石清茶所谓的治疗效果提出质疑,并提醒大家不要上当受骗。
10月10日,广西区工商局广告监测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广告法》规定,食品广告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与药品混淆的用语,净石清茶的广告中不仅出现了与药品相混淆的用语,宣传其神奇的治疗功效,还采用了消费者现身说法的方式,其行为与《广告法》的一些禁止性规定相抵触。当天,该局商标广告监督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对净石清茶涉嫌虚假宣传行为进行调查。
同日,广西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秘书长叶桂明针上述情况提醒消费者,面对这些宣称具有神奇功效的商品广告,一定要仔细分辨,并向卫生、食药监及工商部门进行咨询后再确定是否购买,以防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相关链接
净石清茶多次被曝光及查处
■2010年9月26日,净石清茶玉薏茶因在广告中宣称“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尿道结石……喝茶就好”,并使用专家、消费者名义证明产品功效,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曝光。
■2010年11月5日,净石清茶因广告中出现与药品相混淆的用语,直接或者间接宣传治疗作用,借助宣传某些成分的作用明示或暗示食品的治疗作用,被贵州省工商局广告监测中心曝光。
■2010年12月31日,净石清茶因使用绝对化用语,利用患者的名义和形象作疗效证明等,被湖北省武汉市工商局曝光。
■今年4月22日,江西省萍乡市工商局对在药店销售的净石清茶进行查扣。
(顾艳伟/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