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燕明
10月25日,商务部、农业部组织的“全国农超对接进万村”活动正式启动。此次活动从10月底开始,历时3个月,分别在华东、华北、东北、华南、华中、西北地区开展。商务部发文指出,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经过多级批发和零售,每一个环节都至少加价5%至10%。通过推行“农超”对接和周末车载蔬菜市场,可大幅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以及多环节带来的损耗,在降低农产品零售价格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产地收购价格。
“农超”对接可使菜价下降15%至20%
北京市商务委流通发展处调研员张爽介绍说,去年,北京有物美、京客隆、家乐福等6家超市实行了“农超”对接,今年又增加了华堂和永辉两家连锁超市。这8家连锁企业经营生鲜的卖场达到380家,他们与全国120家农业合作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今年北京市投入财政专项资金700万至800万元,用于支持8家左右的超市继续改、扩建配送中心,加强单店冷储设施建设。去年投入的资金为500万元,今年投入的资金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了50%,全部资金补助预计在年底到账。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教授分析说,我国蔬菜的零售价格要比批发价格高80%至1倍,销售者的利润比生产者高2至3倍,生产者收入为零售价格的1/4至2/5。蔬菜从田间地头到菜篮子里,至少要经过5个环节,即产地收购,产地批发、中间运输,销售地批发和终端零售。权威机构开展的北京蔬菜价格调查显示,从山东寿光运送到北京的蔬菜,每吨流通总费用为678元。也就是说,北京消费者每购买1公斤寿光蔬菜,需要支付0.68元流通费用。经过流通环节的层层盘剥,到消费者手中蔬菜价格上涨了2至3倍。
周末车载蔬菜市场备受欢迎
今年,商务部和北京市政府联合启动首批周末车载蔬菜市场工作。北京海淀区北航校区菜市场最先开业,随后朝阳区望京街道、丰台区方庄街道和石景山区五里坨街道的菜市场也陆续投入运营,经营主体均为农民合作社。据悉,该项目蔬菜销售价格平均比周边菜市场低15%以上,向农民收购蔬菜价格普遍高于市场收购价的10%。
所谓周末车载蔬菜市场指的是在周末,郊区菜农开着货车,将刚刚采摘的蔬菜以低于超市蔬菜的价格卖给消费者,由于蔬菜由京郊生产基地直供,减少中间流通环节的成本。周末市场由政府有关部门负责提供场地,免除摊位费、管理费等一切收费,采取厢式货车和搭建厅棚结合的形式,集运输、储存、销售和垃圾处理等功能于一体,由专业合作社或农产品流通企业组织农民在周末进城销售自产蔬菜。
通过“农消”对接可实现农产品可追溯性
郑风田指出,实行“农消”对接,也就是让产区的菜农直接到小区来摆摊直销,实现菜农与社区消费者的直接对接,可有效降低蔬菜价格。目前,各大城市社区农贸市场的蔬菜基本上都来自批发市场,缺乏可追溯性。而通过“农消”对接,可实现农产品的可追溯性,确保农产品的安全来源。因为是“农消”对接,蔬菜来自什么地方可以追溯到源头,这是目前从批发市场进货难以解决的问题。社区居民也可以到蔬菜产地去检查生产过程,一旦发现问题就可以取消这些产区的直销资格。
目前,我国蔬菜在流通环节的损耗率率相当大,以致蔬菜成本大幅上升,而实行“农消”对接就会大幅度降低蔬菜的损耗率。由于我国菜农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整体处于产业链的弱势地位,因此应广泛建立专业合作社。实行“农超”和“农消”对接后,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贸市场、超市或社区直接签订供货合同,菜农根据订单有计划种植蔬菜。也可以像韩国那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直接到城市开连锁超市。这样既可以免受流通环节的层层盘剥,又防止了蔬菜价格大起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