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楼市寒意重 中介关店急
作者:孙蔚


    ■本报记者 孙 蔚
  在楼市的高潮时期,漫步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房产中介门店是一家挨着一家,有时在某些热点区域,好几家房产中介门店排成一排,各家既彼此竞争又和平共存。如今,随着楼市寒意加重,房产中介关店潮来势汹汹,10月份,仅北京就有177家房产中介关门。
成交量锐减中介公司僧多粥少
“以往我们打出广告之后,一条房源一天可以接到20-30个反馈电话,但是现在,每条房源能收到一两个电话就算挺不错了。”刚刚转行做服装销售的刘璐曾经做了3年的二手房经纪人。在她看来,现在中介的日子太难过,以往,带客户看房时,客户会出车费;现在,为了维护客户,经纪人都自己出这笔费用;遇到有购房意向的客户,经纪人甚至不惜缩减自己的佣金以挽留客户。记者了解到,随着市场行情不断低迷,月月零单的经纪人并不在少数,不少人已经自动转行,因为中介保底工资还不够每月的基本生活开销。
  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2010年,北京二手房共成交21.4万套,二手房经纪公司门店数大约是4926家,每个门店全年平均成交套数为36套。今年前10个月,北京共成交二手房114334套,10月份,北京中介公司门店数量约为5085家,每店平均成交22套。
  截至10月底,北京二手房月成交量已经连续7个月不足万套,创下了34个月以来的最低值。在市场持续低迷、交易量严重下滑的状况下,北京部分房屋中介受到冲击,出现关店潮。链家地产的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北京二手房中介关闭门店约1000家左右,为3年来最多,其中仅10月份就关闭门店177家,从4月份至今,已持续7个月每月关闭门店百家以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龙头中介公司中原地产关店60多家、21世纪不动产关店34家,还有更多的房产中介正在考虑关闭部分门店。
  链家地产首席分析师张月对记者表示,2009年房地产投资火热,因此中介公司门店成交套数较高,几乎所有的经纪公司都赚钱。进入2010年,受调控影响,虽然二手房成交量与2009年相比大减,但是成交量仍然可观。今年受限购令等政策的影响,二手房市场急剧缩水,市场连续多月成交走低,而中介公司在前两年市场好的时候大规模扩张,导致现在市场面临着僧多粥少的局面,经纪公司生存能力遭遇严重考验。
市场集中度提高中小公司面临生死考验
  房地产中介公司从业人员太杂、中介机构太多,从业门槛太低,这已经成为中介行业的一个老病。业内人士认为,在楼市寒冬到来之季,市场开始洗牌,洗牌后将进入稳定期,市场优胜劣汰很正常。洗牌有助于提高市场集中度,而中小中介公司的日子将更加难过,预计将有更多的中小公司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关店。“谁坚强,谁就能活下来,能够沉淀下来的才是金子。”一位资深经纪人对记者表示。据记者了解,在北京10月份关门店的177家中介公司中,约73%为中小经纪机构。
  据统计,在北京的二手房成交中,排名前7位的经纪公司市场份额达到50%以上,除去自行成交的客户外,中小经纪公司的市场份额大约仅占25%左右。
  房地产中介早已成为每一轮楼市调控首当其冲的对象,在深度调控的背景下,中小规模中介公司关门闭店不可避免。但是,调控也将有力地促使中介行业转型,迫使中介行业革新运营模式和管理模式,从而促使中介市场更加规范、成熟。
中介经营模式转型谋求一二手房联动
市场形势的急转直下导致各大中介公司开始寻找新的利润点,越来越多的中介公司从居间服务转向兼顾一手楼盘代理,即门店不仅出售二手房,还开始销售一手房,这种方式被称为一二手房联动。
  据记者了解,这种联动销售得到了新上市项目开发商的青睐。在目前的销售淡季,开发商通过中介的多网点共同分销能最大程度地宣传项目,用最小的宣传成本获得最准确的意向客户。在目前限购政策下,有意向、有能力、有资格的购房客户比以前大幅减少,通过中介门店的筛选,可以比较有效地加速库存楼盘的消化速度,加快房地产企业资金的流转。同时,中介公司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在不增加人员的情况下,降低楼市低迷带来的影响,可以多角度经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某中介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近期其已开始与一手房展开合作,主要是尾盘项目,不久前曾带一组客户到一个楼盘看房,有25%的签约率。看来,未来中介公司与开发商合作销售,在一手房市场分一杯羹,或许将是一个趋势。
  面对当前中介公司纷纷关店的状态,有的中介公司认为在市场好的时候大规模扩张,而在市场走低时关店是一种有效规避风险的策略。因为公司的核心资产,也就是楼盘信息、客户信息、交易技巧等都还保存着,只要市场需要随时可以重新开张。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7 版:楼市纵横】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楼市寒意重 中介关店急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