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极易感染各种并发症,以足部感染较为常见,即所谓糖尿病足。原因是足部微血管、大血管和周围神经血管病变及不良卫生因素相互作用而致足部及下肢坏疽。症状为足部麻木、感觉迟钝、发冷、疼痛等。
糖尿病患者本身皮肤愈合力较差,且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较高,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可使血管出现节段性阻塞,极大增加治疗的复杂性和难度。严重者会面临截肢,甚至会因此导致死亡。
其实,糖尿病并发足部感染虽十分可怕,但只要患者掌握相关保健知识,并做好日常防护,是可有效预防糖尿病足发生的。
一是要避免烫伤。寒冷季节,糖尿病者用热水泡脚或用热水袋保暖足部时,虽能有效保护足健康,但必须注意保持水温适宜以免烫伤。
二是要坚持服用降糖药。糖尿病目前仍属终生病,必须遵医嘱坚持服降糖药保持血糖平稳。不能发现血糖正常就自行停药,如此血糖会迅速升高,久之会加重病症,后果严重。
三是要注意锻炼增强体质。体质健康能促进血糖平衡,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糖尿病患者适当运动大有裨益。如常骑自行车、游泳、散步对增进足部血液循环大有好处。
四是要避免外因把足伤。比如:不要穿太瘦、太窄、太尖的鞋子,避免足部受挤压而导致足部血液循环不好或严重缺血;不穿皮质坚硬的凉鞋,不光脚走路,以免足部被利物划伤、扎伤。
五是要戒烟限酒、合理膳食。吸烟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阻碍血液正常循环,致使血管痉挛,导致下肢及足部供血不足;膳食要合理搭配,控制糖、蛋白质摄入量,避免加重糖尿病症状。
六是要注意坐姿、睡姿。坐时肢体伸展自然,不能盘腿或过久保持某种姿势,睡觉时亦然,要保持下肢自然伸展,避免血液循环不畅。
七是要多观察早发现问题。即时刻关爱足部,如发现足部皮肤颜色、温度、触觉等有异常改变或有细微外伤时,要及时上医院诊治,早检查早治疗,促进病症康复,避免糖尿病足发生。
(陶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