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老年人降血压要避免大幅波动
作者:唐夏


    ■本报记者 唐 夏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老年人更易患高血压,患病率达40%~60%,是严重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医师徐琳博士介绍说,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大。引起血压波动的因素包括:1.体位:从蹲位、卧位变为坐位、立位时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而且恢复时间长,与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有关。2.进食:老年高血压患者近半数会出现餐后血压下降,以早餐后多见。通常在早餐后30分钟左右出现,血压一般下降20~40mmHg/10~25mmHg。可能与餐后交感神经张力下降、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和餐后内脏血液灌注增加有关。3.季节:老年人高血压随季节变化而波动,通常夏天血压低,冬天血压高。人体内有调节血压的压力感受器,它可以感知血压,通过一系列的神经体液反射,使得血压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然而随着年龄增长,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减低,血压调节功能减退,使得老年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波动范围明显增大。
  徐琳介绍说,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增大。脉压是指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它反映了大动脉的弹性以及血液循环的波动性,是衡量大动脉僵硬程度的一个很好的指标。由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大多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所以这部分患者的脉压明显增大。而脉压越大,说明动脉顺应性、弹性越差,使得心脑血管病及周围血管病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从而对于老年人,脉压和收缩压成为预测心血管事件最重要的指标。
  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明显高于非老年高血压患者。随着病情的进展以及血压的持续增高,最终将造成靶器官损害,导致各种并发症。其中包括高血压本身有关的并发症,也包括由于高血压加快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并发症。所以老年高血压患者往往同时伴有脑血管病、心血管病、外周动脉疾病、肾脏受损等情况。
  老年人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标是降低血压,防止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肾脏疾病的发生,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徐琳提醒说,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老年人降压治疗宜平稳缓和,降压速度不能过快,避免血压大幅度波动,药物选择方面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剂量,可多种药物联合治疗,使血压在几周内降至正常范围。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2 版:医药健康】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老年人降血压要避免大幅波动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