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不妨给民间合作建房一个名分
作者:孙瑞灼


    ■孙瑞灼
  浙江省温州市“合作建房”项目即将完工,房价合每平方米六七千元,仅是同等路段房价的五分之一。成功运作温州合作建房项目的赵智强,联手北京律师成立团队,准备将 “温州模式”复制进京。日前,该团队举行发布会,称要给北漂盖房,让他们“圆一个北京梦”。发布会上,赵智强称,目前他们已在南四环和南五环找到两块面积在100亩以下的目标地块,经过初步预算,南四环合作建房价格约为1万余元,南五环约为六七千元(据12月22日《重庆晨报》报道)。
  近年来,社会各界关于开放民间集资建房的呼声颇高。在2008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杨伟程曾向大会提交一份议案,建议允许公民通过自助或互助建房解决住宅问题,以改善居住条件、居住环境,打破开发商垄断房地产开发的局面。然而,由于法律未对民间合作建房行为进行定性,对集资建房行为是否合法人们心存疑虑,更担心民间建房涉嫌非法集资,导致社会上一些民间合作建房行为多数半途夭折。如今,赵智强在温州合作建房项目运作成功的基础上,打算将合作建房的“温州模式”复制进京,给众多为房所苦者以希望。
  民间合作建房是我国房价居高不下,很多低收入者不得不望洋兴叹的产物,在我国还属于一个新生事物。民间合作建房以其低价,对民众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以温州“合作建房”项目为例,其房价合每平方米六七千元,仅是同等路段房价的五分之一,不可谓不优惠。但不容否认,由于其民间性质,同时也存在着管理规范和风险控制问题。对这一新生事物该如何看待?笔者认为,在现有的政策背景下,不妨给民间合作建房一个政策出路,赋予民间合作建房一个合法身份,这或能对我国房地产建设格局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有利于打破房地产垄断。允许民众集资建房,打破了由开发商“包建房”的垄断格局,使整个社会的房源大大增加,消费者选择自由度加大,至少在房地产市场上可起到鲶鱼作用。
  其次,有利于拉动内需。允许民众集资建房,让民间资本通过个人集资的方式进入房地产市场,将从另一个渠道启动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和消费,带动房地产相关产业的消费,从而对拉动内需产生积极作用。
  最后,有利于减轻政府压力。保障中低收入家庭有房住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各级政府也一直努力建设保障性住房解决贫困家庭的住房问题,然而从目前来看,政府保障性住房的覆盖面仍然较窄,受益面不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政府财力不足投资有限。允许民众集资建房,是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参与住房建设的重要途径,必然能减轻政府提供保障性住房的压力。
  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将民间合作建房纳入政策考虑,同时加强对民间合作建房的引导和管理,让民间合作建房沿着规范化的方向健康发展。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观察】】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不妨给民间合作建房一个名分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