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宁讯(胡思进 吴 樱 记者顾艳伟)2011年,广西桂林市消协系统受理消费者投诉量达951件,较2010年有较大幅度的减少,为消费者挽回损失经济157.78万元。电信领衔服务类投诉,占据所有投诉的榜首位置。
“服务类投诉在近几年的桂林消费者投诉中所占的比重持续上升”,桂林市消协秘书长张玉保说,在去年的服务类投诉中,服务类投诉327件,通信类服务投诉占了一半以上。这类投诉的主要问题有:消费者对通信公司推出的套餐的理解不一致造成分歧、一些通信公司涉嫌捆绑销售、通信公司网络断线后引发损失的纠纷以及违约金的收取等多方面。
此外,一些新兴服务领域的投诉量有所增加,例如,网络团购让消费者不满意、消费者团购后经营者“跑单”等问题。
据张玉保介绍,2011年,桂林市消协系统共受理家用电器投诉200多件,占全部投诉量的22%左右,这个比例紧随服务类投诉之后。去年的家电类投诉除电视机、冰箱等大家电投诉占大头外,照(摄)像产品、计算机类产品的投诉也有所增加。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涉及:购买电器后送货不及时;家电下乡政策落实不到位;电器出现性能故障后维修不及时,无配件等。
2011年,桂林市消协系统受理的房屋投诉数量虽然不多,但涉及金额较大。投诉的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房产质量、设计缺陷、延期交房、延期办证、购房合同等。对于此类投诉,桂林市消协有关人士分析说,由于房屋投诉涉及的金额较大,个别房产开发企业漠视消费者权益,故意拖延,无理拒绝,不与消费者在政府部门或消协的组织下进行调解,导致消费者在遇到这类问题进行维权时,常常困难重重。
据统计,2011年,桂林市消协受理的有关美容美发、洗浴、减肥健身、家政服务、婚纱摄影、洗车等消费领域的预付费款服务投诉明显增多。这类投诉涉及的内容多种多样,包括商家在预付卡有效期限内,擅自提高服务价格、变更经营地址,甚至变更业主,从而引起消费者的不满;还有一些经营者无故突然停业,给消费者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消费者在购买预付卡后,商家以业务繁忙为由,导致消费者长期无法预约消费等。
张玉保说,预付款消费几乎涉及所有的消费领域,但是与此有关的管理办法严重缺位,这位负责人提醒消费者,在办理预付款式消费卡时,除了要对经营者的资质、信誉、经营状况有所了解外,还要考虑实际需要,避免大量购买而承担过大风险。同时,购买后应该按照约定条款及时消费,一旦发现经营异常,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咨询或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