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电磁辐射危害如何预防
作者:聂国春


    ■本报记者 聂国春
  近日,有关电磁辐射防护的问题再次引发公众关注。电磁辐射源到底都有哪些?辐射对人体会造成哪些危害?老百姓又该如何来预防和保护自己?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在近日举行的“防电磁辐射服情况说明会”上,采访了相关业内专家。
电磁辐射无处不在
  上海防电磁辐射行业协会秘书长商思善告诉记者,只要有电的地方就有电磁场,电磁场的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周围空间传播,这个过程就是所谓的电磁辐射。电磁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两种。现实中专业领域产生的辐射,如X光、CT等都属于电离辐射。1939年,人类发明雷达,非电离辐射开始出现。随着电气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广播电视、电脑、手机、微波炉、吹风机等越来越多的用品对外发送非电离辐射,并对人体产生影响。
  据介绍,电磁辐射的来源比较广泛。雷达系统、电视和广播发射系统、射频感应及介质加热设备、射频及微波医疗设备、各种通讯发射台站、大型电力发电站、办公自动化设备、高压输变电设备、地铁列车、电气火车等都可以产生电磁辐射。在居民家里,大多数家用电器(彩电、录像机、VCD、家用电脑、微波炉、电磁炉、无绳电话、手机等)可以产生各种形式、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电磁辐射。其中,山寨手机、电磁炉和微波炉的辐射较强。
危害人体六大系统
  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将电磁辐射列为继水污染、空气污染、噪音污染之后的第四大污染。由于电磁辐射污染无色、无味、无形,多数人对其是否影响人体健康浑然不知。
  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刘文魁从1974年开始就一直研究电磁辐射与健康的关系。他认为,电磁辐射如果超过一定的量,或接触时间过长、接触紧密,将对人体的生殖、心血管、内分泌、中枢神经、基因遗传和视觉等六大系统产生危害。“眼睛晶体、生殖系统和儿童、孕妇对电磁辐射相当敏感,这已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承认。”刘文魁说。
  据了解,世卫组织爱眼协会就曾发出橙色预警,2007——2009年计算机辐射每年导致3万人眼睛失明,“计算机辐射对人类的危害远远超过苏丹红、三聚氰胺、SARS、H1N1,无形中破坏我们的双眼”。
科学防护不可少
  早在2001年,中国消费者协会曾发布第9号消费警示:日常生活需防电磁辐射!专家提示:电磁辐射超过2mGs(毫高斯)便可危害人体健康。
  海军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振杰说,1989年批准的《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提出了电磁波辐射污染的标准,一级标准为安全环境;二级标准为中间环境,长期居住生活在这种地区的人群,可能会产生潜在性不良反应,要加以限制;超过二级标准以上的环境,会给人体带来有害影响,周边环境只可以用作绿地和种植农作物。
  不过,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周边的电磁污染是否超标。因此,李振杰建议,最好在日常生活中做好科学防护。首先,由于电磁辐射可以累积,所以室内办公和家用电器不要集中摆放。特别是一些易产生电磁波的家用电器,如电视机、电脑、电冰箱等,不要集中摆放在卧室里。其次,注意使用办公和家用电器时间,各种电器、办公设备、移动电话尽量避免长时间操作,同时避免多种办公和家用电器同时启用。手机接通瞬间释放的电磁辐射最大,使用时头部与手机天线的距离应尽量远一些,最好使用分离耳机和话筒接听。电脑最好安装铅玻璃制作的电脑防辐射屏。再其次,保持人体与办公和家用电器的距离,彩电的距离应在4—5米,日光灯距离应在2—3米,尽量离开启使用中的微波炉远一些。最后,长期生活和工作在高压线、变电站、电台、电视台、雷达站、电磁波发射塔附近的人员,经常使用电子仪器、医疗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人员,生活在现代电器自动化环境中的工作人员,佩带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生活在上述环境里的孕妇、儿童、老人及病患者等5类人员,最好穿戴相关的防辐射服装。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3 版:服务·健康】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电磁辐射危害如何预防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