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各式各样的青春偶像剧越来越多,并受到青少年的追捧。对此现象不少人担心,部分劣质偶像剧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1210人进行了一项在线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80.5%的受访者担心劣质偶像剧会误导青少年,仅有4.6%的人表示“不担心”。据了解,在参与此次调查的受访者中,80后占37.9%,70后占36.4%;有63.5%的受访者为家长。
谈起偶像剧,家住河南省洛阳市的杨女士就气不打一处来。杨女士的女儿今年上大学一年级。只要放假在家,女儿就在电视或电脑上没日没夜地看偶像剧。“偶像剧对女儿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杨女士说,女儿现在只关心哪个明星更帅、哪个明星有什么花边新闻,其他大到社会时政新闻,小到家里琐事,她都不感兴趣,和长辈也没有什么共同语言。
江苏省太仓市某中学高三学生宋君表示,她身边沉迷偶像剧的同学不在少数。令他们沉迷的内容,无外乎是偶像剧里的帅哥、美女,以及发生在这些帅哥美女之间的王子与公主式的爱情故事。
关于对时下偶像剧的印象问题,该调查结果显示,有70.5%的人认为“偶像剧太多了,大有泛滥之势”;63.6%的人认为“剧情大同小异,十分老套”;50.3%的人认为“粗糙”;43%的人认为“恶俗”;22%的人认为“消极”;仅有5.2%的人认为“积极”。
对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指出,对于当前社会上流行的各种偶像剧,我们不能一棒子都打死。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部分偶像剧传达的信息不够积极,不符合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对青少年的成长可能产生消极影响。
关于偶像剧对青少年的危害,知名导演、中国传媒大学摄影系主任梁明说:“影视剧特别是一些以青少年为主要受众的偶像剧,只要它们播出来,就会有教化和传递价值观的功能。但现在我们只把偶像剧当成了娱乐工具,基本忽视了它的教化功能。这将给青少年带来许多严重的负面影响。”
当前流行的偶像剧会给青少年传递哪些不良信息?此次调查结果显示,获选率最高的前3项分别为:早恋(77%)、拜金(73.9%)和充满不切实际的幻想(73%);其他还有不劳而获(55.4%)、无责任感(48.1%)、不良是非观(39.8%)、色情(33.6%)、暴力(33.9%)、吸烟(27.0%)、吸毒(19.6%)等。仅有2.4%的人认为偶像剧没有传递任何不良信息。
上海师范大学青年学院青少年工作系主任黄洪基指出,现在许多流行的偶像剧在人物塑造方面存在不成熟、不切实际等问题。在这种偶像剧人物的影响下,部分青少年会变得容易脱离现实,喜欢做白日梦,梦想着一夜暴富或者成名,进而导致浮躁的心理在青少年中蔓延。
孙宏艳所长认为,对于青少年特别是十二三岁的青少年来说,偶像剧对他们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同时,这个年龄段青少年的判断力较弱,对许多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入和客观,很容易将剧情内容和现实生活混淆。一旦剧中的明星扮演的是一味追求高消费、私生活混乱、好吃懒做的负面形象,他们就可能认为自己也应该过那样的生活。
对于当前劣质偶像剧泛滥的原因,梁明导演认为,关键在于现在单纯针对青少年群体的影视作品太少了,就更别说优秀的青少年影视作品了。这就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青少年影视作品越少,该题材影视剧的创作者就越难收回成本,久而久之,也就没人愿意耐心地去创作好的青少年影视作品了。对此,孙宏艳所长建议,应让青少年研究专家参与到青少年影视剧作品的创作和评审过程中去,帮助创作人员把握好青少年影视剧的创作方向,从而提高青少年影视剧对青少年观众的吸引力。 (汪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