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戴 岱
“数绵羊”越数越清醒,第二天干啥都没精神,这是不是患上失眠症了?相信许多人都有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的经历,有的人甚至长期受此困扰。
医学上判断失眠的标准是:入睡时间超过半小时,醒来2次以上,再入睡时间超过半小时,每晚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具备其中一项,同时伴有第二天乏力,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影响社会活动,这样的情况每周3次,持续1周以上可以判定为失眠。
失眠从周期上可以划分为短暂性失眠(小于一周)、短期性失眠(一周到一个月以内)和长期失眠 (一个月以上)。据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李春华介绍,失眠的原因包括环境、社会心理、精神、药物等因素及睡眠卫生习惯等,其中,精神因素常是导致失眠加重的主要原因。一些暂时失眠,因为患者过分担心、紧张、害怕而加重,继而形成焦虑。
李春华表示,对于暂时性失眠,不要过分紧张,一两次睡不着不会对身体有危害,可以进行自我调节和睡眠习惯的调整。比如,调整时差,白天困了也不要睡,中午别午休,坚持到晚上睡;不要在床上看报纸、看书、看电视,床就是睡觉的地方;如果半小时还睡不着,就起来干点别的事,直到瞌睡;睡前2小时,不要进行剧烈活动。此外,不管晚上多晚睡,一定要定点起床。但对于日益加重的睡眠障碍一定要到医院及时就诊,因为长期失眠可能因为身体患有如心血管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哮喘、帕金森氏病和抑郁等疾病。同时,长期失眠的人也可能是常年服用某种药物或是大量饮酒、吸毒的结果。
失眠是一种病症,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走进医院就医的患者却并不多。李春华说,长期失眠会给人体带来很多危害,如,心境不良,情绪消沉,或焦虑、烦躁、坐立不安;长期失眠的人精神运动明显抑制,联想困难,言语减少,语音低沉,行动缓慢。有时闭门独处,淡漠亲情,无力学习、工作,不能料理家务。并常常出现食欲、性欲明显减退,体态消瘦,体重减轻,思考能力下降,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丧失愉快感,整日愁眉苦脸,忧心忡忡的现象;他们常常感到精力减退,持续性疲乏,认为活着没有意思,严重者感到绝望无助。长期失眠的人同时伴有口干、便秘、消化不良、胃肠功能减弱,或全身不定部位的疼痛,有时因躯体症状突出而掩盖了失眠抑郁症状,从而造成延误治疗或一时误诊的情况出现。
一些失眠患者存在用药认识的误区,认为吃镇静药容易依赖、成瘾,尽管已被确诊为失眠,但不敢服药,导致急性失眠发展为慢性失眠,进而成为顽固性失眠。李春华认为,以前使用的催眠药确实可产生依赖,但目前有一些副作用少、依赖性小的药物,完全可以长期或阶段性服用。同时,中药在治疗失眠上也有一定的作用,但需要长期坚持服用。另外,一些患者纯粹依赖药物治疗,既有躯体依赖,也有心理依赖。因此,她建议,有睡眠障碍的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还要进行自我的减压和心理调整。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