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变“多吃少动”为“少吃多动”
■本报记者 姚 敏
春季到,减肥又掀热潮。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为此启动“中国城市居民体重控制健康行动”。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毛群安指出,城市居民超重与肥胖症预防控制形势严峻,他呼吁广大消费者从嘴入手进行体重控制,建立起健康、科学的饮食生活方式,体重真的可以“吃”下去。
肥胖引发身心问题
肥胖的危害不言而喻,肥胖不仅会提高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生率,降低生活质量,还会影响婚恋、就学、就业。世界各国的研究发现,肥胖问题不仅是疾病问题,而且会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社会问题。对个体来说引发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是自卑,很多研究证明肥胖人群抑郁症的发病率较高,还会造成性格的孤僻。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慢病处处长吴良有介绍,最新的全国疾病监测点的调查结果显示,全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达到31%,肥胖率达到了12%,其中城市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比农村高很多。目前肥胖已经成为与艾滋病和饮酒成瘾并列的世界三大医学社会问题,也是全球引起死亡的第五大风险,现在每年至少有280万人死于超重或者是肥胖。
科学饮食健康减肥
“在肥胖的形成原因中,后天因素不容忽视,因此生活方式的干预和改变,特别是拥有科学的饮食生活方式至关重要。”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李光伟教授强调,除了遗传因素,后天的个体和环境因素也极易造成脂肪过度堆积。李光伟强调,从嘴入手控制体重有两个方法,一是适当控制饮食,在饮食结构上注意多摄取低脂膳食,尽量降低热能摄入;二是经常运动,变原来“多吃少动”为“少吃多动”。
据悉,近年来我国先后颁布了《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预防控制指南》、《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预防控制指南》和《中国成人身体活动指南》等文件,通过文件的落实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等单位正在按照卫生部的要求,落实健康行动的三年计划,重视慢性病的预防控制和向公众开展健康教育,向广大居民广泛宣传普及健康管理的知识,推广健康生活方式,消除和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提高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
选对食物拒脂肪于门外
专家提醒,讲究食品种类才能将脂肪拒之门外,以下是5条具体建议。
1.保证谷类摄入。谷类食用品含有大量淀粉,可以增加饱腹感,阻止脂肪在人体的积累,从而达到减肥效果。
2.少吃糖,拒绝过精的食品。身体无法消耗的糖分会转换成皮下脂肪储存起来,所以减肥期间尽可能避免食用过多的糖类和精白米、精白面粉。
3.要定期吃适量的坚果。人们普遍对花生、杏仁等坚果有错误的认识,觉得吃多了易发胖,事实上感到饥饿时吃一些坚果的效果远比吃那些所谓的低脂食品如酸奶更能够抚慰你的胃,而且核桃、花生之类的食品还含有人体可以直接吸收,防止脂肪形成的亚油酸和亚麻酸。
4.适当增加蛋白质的供给量,尽量吃瘦肉。肉类停留在胃中时间长,不易让人感到饿,而且肉类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减肥者如无心、肾等脏器的病症,可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理想的高蛋白减肥食品有脱脂奶、酸乳酪、鸡蛋、瘦牛肉、肝、鱼、贝类等。豆制品也是蛋白质的良好来源,而且对降低血脂有益。
5.选择糖分含量少水分含量多的食物。例如牛奶可选脱脂或低脂牛奶,饮料选择无糖饮料,少吃油炸食物、蛋糕等。多选择纤维含量多的食物,如糙米、全麦食品,不仅可以增加饱腹感,也可促进肠胃蠕动,降低热量的吸收。也可以适当吃一些膳食纤维补充剂,或者喝富含膳食纤维的低热量饮料。蔬菜、水果含水分多,多食也可以增加饱腹感,减少其他食物的摄取量,并能够及时补充多种维生素。
●相关链接
注意四件事,吃出苗条身材
“过分节食不可取,要学会健康减肥。”专家强调,要想管住自己的嘴,吃出苗条,有四大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一 改善烹调方法
减肥饮食应避免简单化,在低热能的条件下,进食食品应有饱腹感,并与本人口味和食量相适应,才有助于解决低热能和饱腹感的矛盾。应尽量采用蒸、煮、熬、炖、凉拌等烹调方法,戒煎炸食品,可以削减热量摄入。同时要避免重口味的食物。重口味的食物中常会添加许多调味料,这些调味料也是有热量的,而且会诱使你胃口大开,不自觉地多吃一些。
注意事项二 坚持写好减肥饮食日记
及时记录你吃进去的食品,计算其热量。经常翻阅一下自己的减肥日记,认真分析吃东西的时间、地点和理由。每半个月称一次体重,看体重是否减轻。当思想动摇而想打退堂鼓时,可以对比一下自己减肥的前后经过,以增强信心。
注意事项三 不要盲目节食
采用急剧的限制饮食的办法减肥的人往往出现体弱无力,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皮肤起皱、粗糙等不良现象。更有甚者,个别人还因此得了厌食症。有时还会引起低血糖、昏迷、贫血等病症,尤其是处在生长发育时期想拥有优美曲线的女性,过分节食、禁食会影响各种营养素的正常摄入而影响身体健康,更谈不上拥有健美的体形了。
注意事项四 控制吃饭速度
科学研究证实,引起肥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吃饭速度过快。一般来说,食品进入人体后血糖就会升高,而血糖升到一定水平后,大脑食欲中枢就会发出停止进食的信号,但是假如进食速度过快,当大脑发出停止进食信号时往往已经吃进了过量食品。
(姚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