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广东银监局提醒消费者
安全用卡注意“七要”、“七不要”
作者:聂国春


  本报讯(记者 聂国春)为使广大消费者享受良好的用卡环境,广东银监局日前总结了信用卡信访投诉中涉及安全用卡的有关知识,提示消费者安全用卡要注意“七要”、“七不要”。

办卡要亲力亲为不要请人代劳

  目前,有不法分子以虚假资料或盗用其他客户资料向发卡机构申请办理信用卡,使用这些信用卡进行恶意透支。消费者无论申请借记卡还是信用卡都应通过银行的正规渠道办理,切勿通过中介机构或他人转交申请,在提供个人身份证件及相关证明复印件时,建议在证件复印件显著位置注明用途,如:“仅供申办XX银行信用卡使用,复印无效”,以防资料被挪做他用。

刷卡消费要谨慎不要违规套现

  消费者应到正规商场、店铺刷卡消费,不应违规套现。目前,有不法分子利用POS机盗取客户银行卡信息,随后利用克隆银行卡盗取客户资金;另有不法分子利用POS机刷卡为客户取现,从中收取手续费。消费者在POS机上刷卡付款时,不要让卡片脱离自己的视线,收银员交回卡片时应检查是否是自己的卡。信用卡套现一经发现,银行将会对相关信用卡采取降低额度、冻结等措施,还会影响个人信用记录,情节严重的,还可能导致法律后果。

网上支付要手输网址不要轻信不明链接

  目前,有不法分子利用黑客软件或网络病毒攻击网上银行窃取卡号、密码后制作伪卡盗取客户资金。消费者在网上支付时,不要在网吧、图书馆等公众场所使用公用电脑操作网上银行;不要在其他网站跳转的不明链接或电子邮件提供的银行网站上进行支付操作;登录时应仔细核对网站名称、标志是否正确,不要回复可疑电子邮件或提供个人账户信息。

自助取款要注意观察不要麻痹大意

  目前,有不法分子在自助银行门禁系统或ATM上加装盗码器、摄像设备等装置,窃取持卡人的密码和银行卡磁条信息,然后制造伪卡盗取资金,此外,还有在自助银行抢劫、调包银行卡等手段。消费者取款时应尽量去市区繁华地带规模较大的自助银行,应尽量避免夜深人静时间取款,同时要注意观察身边有无可疑人员、分辨ATM的插卡口有无多余设备,机上有无可疑装置或广告。一旦出现吞钞、吞卡等故障请拨打屏幕上显示的客服电话,不要轻信贴在自助设备旁的告示。

银行卡信息要保密不要随意透露

  消费者应时刻注意保密银行卡信息。收到信用卡的密码信封时,应注意查看信封是否破损,信用卡账单不要邮寄到公用地址,切记不要将个人信用卡卡号、有效期、密码、卡片背面签名栏末三位数字等非常重要的信息透露给他人。应将身份证和银行卡分开保管,避免将生日、电话号码等设置为密码。

通过正规渠道核实警惕不明电话或短信

  目前,有不法分子利用手机短信或电话等方式,假冒政府人员、银行人员、亲友,编造资金被盗、参与洗钱、被起诉等情况诱骗消费者将卡内资金转入不法分子提供的账户内或骗取持卡人账号及密码。有些不法分子利用手机短信和录音电话发送虚假的消费提示、中奖提示,骗取持卡人身份信息、银行卡账户资料及密码,再以网上银行转账的方式盗取资金。消费者遇到此类情况应拨打银行卡背面的客户服务电话进行核实咨询,不应轻信不明电话或短信。对涉嫌诈骗的电话或短信,消费者可拨打“110”举报。
要及时挂失不要拖延
  消费者应定期查询银行卡交易明细,如对交易有疑问,应及时向银行客服中心查询。如发现卡片丢失、被盗或被克隆等,应马上拨打发卡行的客户电话进行紧急挂失或到就近银行网点挂失。如发现已经被骗,款项已经转入不法分子账号,应马上报警,并联系发卡行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此外,建议消费者开通短信通知功能,对卡内余额变动及交易采取短信通知,进一步保障用卡安全。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2 版:服务·理财】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安全用卡注意“七要”、“七不要”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