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实验中学老师要求学生购买的教辅材料 王照重/摄
本报济南讯(记者王照重)山东省东营市市民李女士近日向本报记者反映,自己孩子就读的东营市实验中学,要求学生购买一套名为《优+学案》的教辅材料,共计200多元,并称上课时要用,不买不行。根据李女士反映的情况,记者于2012年3月8日赶到东营市实验中学进行了调查采访。
李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的孩子在东营市实验中学读初一,前不久,孩子的老师要求学生购买一套名为《优+学案》的教辅材料,该套材料共有7个学科的内容,最便宜的每本14.5元,最贵的每本20多元。“老师说上课要用,学生都得买,不买不行。”李女士说,“去年学校也要求学生购买了同样的书,而且都是从学校附近一家名叫小白杨的书店购买的。”另外,记者在东营市实验中学采访时,还有6位该校学生家长也表示,他们的孩子都购买了上述教辅材料,并且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在小白杨书店里购买的。
根据家长的指引,记者在东营市实验中学校门对面找到了小白杨书店。记者在该书店里看到,书架上摆满了各类教辅书籍,《优+学案》教辅材料被摆放在较为显眼的位置,几名学生和其家长正在购买此书。一位正在购书的学生告诉记者,他是东营市实验中学的学生,这套教材是老师让买的,说上课要用。针对学生集中购书现象,记者采访了该书店的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表示:“教辅材料是学校老师让学生买的,和我们没关系。”
离开小白杨书店后,记者来到了东营市实验中学的传达室,在那里见到了该校办公室主任崔福中,记者向他介绍了学生家长投诉的情况,并建议学校随机抽查一个班级,调查一下学生集中到小白杨书店购买同一套教辅材料的原因。崔福中当即拒绝了记者的建议,并表示,学校会对家长反映的情况进行调查,但学校有自己的调查方式,等调查结果出来后会及时与记者联系,并让记者留下了联系方式。
3月8日,记者就此事采访了东营市教育局,该教育局的办公室主任接待了记者。这位主任对记者说,按照规定,记者应先去东营市的宣传部门办理采访手续,然后再来采访。记者当即拨通了东营市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的电话,对方表示,该市并没有上述规定。随后,记者将新闻科的答复转告给这位办公室主任,此时该主任又表示,针对记者反映的问题,应该采访基础教育科科长,但该科长去外地开会了,等他们对此问题调查出结果后,再给记者答复。然而截至发稿时,记者也未接到东营市实验中学和东营市教育局的任何回复。
3月28日,记者再次与李女士取得了联系。她告诉记者,自己的孩子已经接到学校的通知,要求学生:不论谁来问,也不要说出学校要求购买过《优+学案》这套教辅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