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 敏
目前一些农村地区存在儿童营养不良现象,城市儿童则面临营养过剩状况,“小胖墩”日益增多。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和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专家介绍,随着我国对儿童和学生营养、健康的日益高度重视和诸多政策出台、实施,包括小学生在内的全国学生的身高、体重和体格水平都有较大提升,营养状况得到巨大改善,对学生智力和体格发育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和国外城市和农村的学生营养相对均衡的状况相比,我国在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专家呼吁加强农村的学生营养餐工作,使城市和农村的营养状况相对均衡。
营养和食品专家介绍,我国学生营养餐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各省陆续开展省级营养餐项目,经过20多年努力,目前已在全国广泛推行,享用专门企业加工或学校自制营养餐的中小学生不断增多。中小学生决定着中国未来的发展,社会在重视学生智力开发的同时,不能忽视营养健康状况,因此近年来许多专家呼吁有关方面应安排专项资金实施农村学生营养餐工程,对贫困学生给予相应的餐费补助。2011年10月26日,我国在国家层面启动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国务院决定每年由中央财政出资160亿元,从当年秋季学期开始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列入该计划试点地区的,由中央财政提供每人每天3元标准的营养膳食补助。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贫困地区的教育再次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许多话题所向就是“160亿元”。应该说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受到群众欢迎,但是庞大的资金如何科学监管?怎样保障每天3元的补贴“真正吃到孩子的肚子里”?针对这顿国字号的“免费午餐”,参加今年“两会”的多名代表委员不约而同提出建议,呼吁为“免费午餐”立法,将农村学生营养保障上升为一项基本国策。许多专家认为,我国需要针对农村学生营养保障法律的空白,尽快出台农村学生营养保障法,从多方面着手加强农村学生营养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