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武晓莉)通过互联网等渠道实现政府信息公开,是保障人民群众享有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手段。全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日前举行,与会的7个部委明确表示,要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今年将重点落实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这是我国首次召开的全国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
根据2008年5月1日正式施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公开政府信息是行政机关的法定义务。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了7个配套文件,推动该《条例》的实施。几年来,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成效明显,但一些涉及政府管理运行的信息公开事项,如行政经费及“三公”经费公开等,还需要深入推进;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的领域,如食品安全监管、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征地拆迁等的信息公开状况,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距离。
互联网技术发展对政府信息公开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特别是微博技术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政府信息的及时发布、快速传播有了更好的条件和平台;另一方面,一些热点事件信息尤其是负面消息容易被聚焦放大,不实传言容易滋生蔓延,这对政府信息的及时准确发布提出了更高要求。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要求,今年政府信息公开主要落实五项工作。这五项工作分别为,一是着力推进公共财政资金管理与使用的政府信息公开,继续抓好预算决算、“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的公开,力争取得更大进展;二是着力推进民生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其中包括推进保障性住房、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信息公开,以及拓宽群众参与标准起草的渠道等;三是着力推进招投标信息公开;四是着力推进价格和收费信息公开,其中包括实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以及行政事业性收费等;五是着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和公开渠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