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邹本堃
除了一些培训机构外,在当前各中小学的教学中,也存在着作文模板化教育的问题。记者在某教育论坛上看到,一位初中生家长发帖称:“孩子写作文都模板化了,虽说每次考试都能被判为一类文,但很担心将来孩子丧失对好文章的鉴赏力,再也不会写出风格独特、格调清新的文字。”此帖引发很多家长共鸣,对于当前的作文教学,家长一方面不敢对中考、高考作文成绩掉以轻心,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模板化作文教学的颇多无奈。“翻出我儿子小毅小学二年级的作文,虽然说只是200多字的看图写话,但童趣盎然,想象力让成年人叹为观止。但到了四年级以后,开始练习写人叙事,每篇作文的开头结尾都似曾相识,不仅我看得乏味,孩子自己也越来越不愿意写。”这位家长告诉记者,她惊讶地发现每次期末考试前,小毅都在背诵、默写以前写过的作文,难道是老师泄题?小毅说:不是,但老师说反正是叙事作文,那不外乎“一件难忘的事”,“一件有趣的事”,“成长的足迹”等等,只要练好一篇,再根据题目套用,改动一下开头结尾就可以。
随着年级的升高,小毅把这一套作文技巧掌握得很熟练,写人、叙事的作文各准备两篇,开头点题,结尾扣题,就可“以不变应万变”。凭着这一套,每次考试的作文虽不能太出彩,但总能达到一类文的分数。
然而小毅妈妈对此却很担忧。她说:“我发现儿子写作文越来越懒,上了初中后,作文内容还在‘吃老本’,有时竟然把四年级的作文改改就交上去了,这样怎么能有进步呢?”对此,小毅反驳说:“谁说没进步?就说记叙文吧,小学时准备一篇正面、一篇负面的题材就行了,中学老师让我们起码准备6篇作文应考,分别是家庭人、家庭事,校园人、校园事,社会人、社会事。老师说,有这6篇打底,考什么作文都不怕了。”
在模板化的作文教学之下,学生作文越来越像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产品,规格统一,但称不上是作品。“老师可以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和技巧,这是‘术’,但作文之道应该在于触景生情,表情达意,如果只强调技巧,把‘术’凌驾于‘道’之上,那么这与旧时代科举考试的八股文有什么区别呢?”一些家长在跟帖中都表达出了这样的无奈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