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即,不少中学已安排高三学生放假,回家调整考试状态,而中考的脚步也越来越近。在临近大考前,如何让考生克服考前焦虑,帮助其保持身心愉悦,成为许多家长关注的一个难题。日前,山西省社科院学习科学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赵雨林建议,家长应从以下三方面合理调整考生的应考状态。
1.鼓励孩子“做最好的自己”。赵雨林认为,大考前夕,考生的精神压力大在所难免,家长应做好孩子的安抚工作。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适当的压力有助于考生发挥出最好状态。然而,家长期待过高或一味强调“轻装上阵”,却可能导致考生发挥失常。赵雨林强调,家长最好不要做出诸如“如果考上了”、“如果考不上”等暗示考试结果的要求或承诺。考试前,家长应对孩子说:“做好你自己,你就成功了。”
2.让孩子在冥想中保持最佳状态。
对于如何缓解考生焦虑,赵雨林表示,家长可以建议孩子每天静坐冥想20分钟。冥想的内容包括:以往成功的考试经验和奋笔疾书的考试状态,在脑海中演练考试中的各个环节,合理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冥想既有助于帮助考生保持身心愉悦,也有利于在遇到挫折时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从而使考生调整状态,正确应对考试。
3.注意生活中的细节。赵雨林称,身心愉悦不仅与心理因素有关,也和生活环境中的声音、气味等因素密切关联。干净的衣物和清新的空气,对于考生而言非常重要。此外,在食物的选择上,应避免生冷、高脂、油腻和不明来源的食物。尤其是不要随便加餐和服用额外补品,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梁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