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俊
6月4日上午9点,河南省太康县工商局监督管理股负责人张武峰收拾好早已备好的课件和笔记本电脑,匆忙驱车奔赴该县朱口镇邢庄村。“为了让粉条加工户学习商标知识,一个小时内,邢庄村党支部书记邢斌就给我打了15个电话,恨不能让我一下子插翅飞过去给村民上课。”张武峰说。
在以前,邢庄村粉条加工户可没有这样强的品牌意识,对工商机关宣传引导申报注册商标还曾一度抵制。
太康县朱口镇邢庄村和李庄村相邻,村与村之间只有一条路之隔。两村种植红薯历史悠久,所加工的红薯粉条色香味俱佳,被称之为“纯天然绿色食品”。外地客商评价说:“朱口粉条甲天下,山珍海味难胜它。”但由于加工设备简陋、粗放,且是人力操作,粉条产量小,形不成规模化、产业化,效益很低。
为了帮助两村做大做强红薯产业链,太康县工商局把邢庄村和李庄村作为商标指导对象,派出专人深入两村,向粉条加工户宣传商标知识及商标兴业、品牌战略的重要意义,积极引导两村粉条经营户办理商标注册。但对申报注册商标,当时两村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邢庄村粉条加工户认为,只要粉条品质好,诚信经营,不怕粉条找不到“婆家”。“酒香还能怕巷子深?”邢庄村村民对前来宣传商标知识的工商人员如是说。李庄村粉条经营户认为,粉条加工业若要获得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必须走一条品牌发展之路,不断提升品牌价值。
于是,李庄村在太康县工商局的帮助下,于2008年成功注册了“先科”粉条商标。粉条有了“身份证”,李庄村的粉条销售越来越火,产品远销湖北、陕西、河南郑州等10多个省市,并且每公斤粉条比其他粉条高出1.2元,每年实现销售收入500余万元,创造就业岗位200多个。“先科”粉条成了李庄村粉条加工户的“银行”。“申请到‘先科’注册商标后,俺们村的粉条能卖到郑州和外省,尤其到了腊月旺季,加班加点产品还不够卖。仅此一项,保守估计,我们每户每年能收入5万多元。”李庄村党支部书记李树彪说。如今,尝到商标带来的甜头后,李庄村正准备进一步扩大规模,进一步实现产品多样化,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
与李庄村粉条销售红火的场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虽然邢庄村家家户户满屋子都是加工好的优质粉条,但却门庭冷落,客商甚少。由于粉条销售不出去,邢庄村的粉条积压严重。“虽然我们两个村只有一路之隔,但李庄村的粉条不愁销,而我们却整天为粉条销售不出吃不下饭,现在我们才知道‘酒香也怕巷子深’呀!”该村党支部书记邢斌感叹道。近一两年来,邢庄村村民在与外地客商的交往中,渐渐有了现代营销意识,懂得了产品的品牌好比进人市场的“门票”,有无这个“门票”,效果大不相同。为尽快拿到这个入场“门票”,该村80多户粉条加工户多次召开大会进行讨论,派代表到李庄村实地观摩,虚心学习,同时积极邀请太康县工商局工作人员到村里给粉条加工户讲授商标知识。“一定得相信品牌的力量。”当天上午,邢庄村党支部书记邢斌对前来给村民上商标课的张武峰说。
有奖征文电子邮箱:shangbiaozhengwe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