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本堃
《说说定制机与合约机》系列报道到本期全部完成。在三篇报道中,通过本报记者深入细致的采访报道,读者可以一窥当前合约机与定制机市场全貌:合约机貌似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但资费套餐并不是每个人用起来都划算,为了省下买手机的钱,往往需要额外花更多的话费,而且占了这个“便宜”,其他更实在的优惠都无法享受;一款款貌似功能全面、价格低廉的运营商定制机,用起来问题频出,给消费者增加太多烦恼;业界纷纷看好国产智能手机凭借运营商定制的契机复兴市场,但因为运营商主导了定制标准,生产厂家客观上自主发挥的余地很小,主观上也为了迎合运营商求得市场份额而不思创新,长此以往,如果定制机、合约机既不划算又不好用,消费者就不会再继续为其买单捧场,那厂商所期待的市场份额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在历史上,国产手机的确曾辉煌过,夺下了国内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与洋品牌分庭抗礼。但究其原因,更多是借助于低价优势,其他无论是核心技术还是关键元器件方面,国产手机厂商都并未获得突破。时间一长,这种对国外核心技术高度依赖的问题逐步显现,研发环节的质量缺陷和层级繁多的渠道体系导致了国产手机的最终溃败。
进入3G时代,由于三家运营商不约而同加强了终端策略,其在手机市场的话语权不断增加。在智能手机市场上,与10年前类似的一幕又开始上演。虽然在市场份额上,国内手机品牌再度强势崛起,但在核心技术上,国内品牌仍然受制于人,中高端产品市场的丰厚利润更是被苹果、三星等厂商牢牢把握,除了低价,国产手机的品牌竞争力依旧薄弱,市场份额的不断上升更多是依靠为运营商提供超低利润的定制机所带来。这在短期内或许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一旦洋品牌也肯放下身段,推出质优价廉的产品,可能会再次对国内品牌造成重创。
痛定思痛,国产手机厂商应将精力与物力更多地投入到供应链的完善和核心技术的突破上,尽快推动国内手机制造业走上实力占领市场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