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 鹏)7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外公布了6月份国内车市统计数据,6月汽车产销情况总体平稳,环比小幅回落,同比继续呈现较快增长,累计增长速度比前五个月继续提高。当月产销分别为153.13万辆和157.75万辆,环比分别下降2.37%和1.66%;同比分别增长9.09%和9.86%。“从数据来看,总体上保持着逐月增长的态势,因此中汽协将不会调整年初对于今年车市5%至8%增长的预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乐观地表示。
中汽协认为,我国汽车产销在经历了2009年和2010年的高速增长后,进入高位盘整阶段。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比较复杂,我国宏观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在短期内汽车产销不存在快速增长的动力。从上半年完成情况看,目前汽车产销仍处于调整阶段。
今年上半年,汽车产销952.92万辆和959.8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4.08%和2.93%。其中乘用车产销759.93万辆和761.35万辆,同比增长7.87%和7.08%;商用车产销192.99万辆和198.46万辆,同比下降8.59%和10.40%。
董扬预计,从三季度开始,国内车市会逐渐爬坡,下半年形势将好于上半年。
最近几个月,国际油价一直在回落,国内连续3次调低成品油价格,这对下半年的车市带来利好因素。也有传言称,下半年将陆续出台刺激汽车消费的新政。然而从已出台的以旧换新政策来看,受惠车型主要是商用车,而汽车下乡政策目前还在调研,如果能够落实,主要受益车型是交叉型乘用车和微型货车,对轿车市场影响并不大。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依靠政策来刺激今年车市增长的作用有限,要保持今年车市实现增长,关键还是开拓好二三线城市市场,以及城乡接合部和农村市场。
此外中汽协的数据还显示,上半年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315.11万辆,同比下降0.2%,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1.4%,占有率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从上半年各月情况看,呈现明显逐月下降趋势,且每月情况均低于上年同期,6月达到上半年的最低点。数据表明,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综合竞争力虽有很大提升,但仍与外资品牌有一定的差距。
会上,中汽协还发布了新能源汽车、非插电式混合动力和替代燃料汽车的产销情况。据统计,上半年汽车整车企业生产新能源汽车3167辆,其中:纯电动汽车3021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146辆;销售新能源汽车3525辆,其中:纯电动汽车3444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81辆。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807辆和3905辆,替代燃料汽车产销分别为2.11万辆和2.17万辆。另外,从上半年生产的新能源汽车车型上看,轿车仍占据较大份额,为73%。新能源汽车占据了13%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