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旭初
7月21日,北京遭遇特大暴雨,损失惨重。不仅北京,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均因暴雨频发内涝。对351个城市的调研显示,2008年至2010年间,有62%的城市发生内涝。专家指出,内涝频现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二是城市地面硬化等严重影响城市蓄水 (据7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
一暴雨即成灾,已成许多城市的常态。华丽而不强健是这些城市的通病。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城市的花团锦簇遮掩了弱不禁风,但一到非常时刻,平时看不见的东西就让花拳绣腿立马显了原形。城市如何走出小雨小淹、大雨大淹的困境,需要我们反思。
把解决问题的希望全寄托在提高排水管网标准上并不现实。这不仅是因为投入巨大,还因为会对市民生活造成影响。即便城内的排水能力提高了,承接排水的河道能力不足,积水也排不出去。因此,提高排水标准更适合应用在局部重点地区,而加强城市蓄水能力建设,形成蓄排结合的防治体系,才是治理城市内涝的方向。
这些年,每个城市都在快速扩张,城区扩到哪里,水泥就铺到哪里,城市中原有的裸地几乎都被硬化——城市成了一块巨大的 “水泥板”。正常情况下,雨水降落地面,土壤像海绵一样吮吸雨水,剩余的则流入江河湖泊。这一过程被称为海绵效应。但土地水泥化后,海绵效应不复存在,原先可以渗透进土壤的雨水无路可走,排水管道来不及排泄,城市焉能不淹?
事实上,城市水泥化的危害远不止加剧城市内涝。城市大地本是一个湿润、开放的生态系统,需要呼吸。裸露地面戴上水泥面具之后,割断了水体、大气和大地的循环交换。另外,雨水无法渗透入地下,地下水涵蓄不够,地下水位越来越低。因为地表盛不住水,于是又搞防渗,人为隔断水体和土壤的交流,于是水质发臭变质,生物消亡。当城市裸露地面越来越少,几乎见不到土壤的时候,城市已笼罩在窒息的阴影之中。
给城市摘去水泥面具,是世界的后生态潮流。德国提出要把城市80%的地面改为透水地面,并有具体细化的建议,比如:人行道、自行车道和步行街巷地面,应采用透水性地砖铺设,砖与砖之间应采用透水性填充材料;居民区、公园和街头广场应采用实心砖铺设,且砖与砖之间应留出一定空隙,使天然野草可在空隙中生长,这样的地面可以有35%的绿化功能;房舍周边、居民区步行道以及校园和公园的步行道路,宜采用细碎石或鹅卵石铺设,这种路面不仅透水性能好,而且还不长杂草。
现在我国许多城市都喊出了打造宜居城市的口号。宜居城市有许多指标,不要只见水泥不见土壤,理应也是“宜居”题中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