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一大早,太原市万柏林区公园路小学挤满了给孩子报名的家长 冯铁飞/摄"
■本报记者 冯铁飞 王照重
●背景
7月,又到了小学招生的日子。在太原市部分地区,本该按照就近入学原则上学的孩子,却遭遇了入学难题。家住太原市万柏林区的家长王女士反映,今年万柏林区公园路小学生入学的条件须携带“四证”,即《居民户口簿》、《房屋产权证》、《生育证明 (独生子女证或出生证明)》、《山西省预防接种证》。王女士说,她几年前在公园路小学的学区范围内买了套房子,居住至今,家人的户口也都转到了该小区,但开发商至今还没给房主办理房产证。“我们户口和房子都在这里,怎么能不让我的孩子上学?”有房屋产权证才能入学的规定在家长中引起了很大反响,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关注。这是教育部门的硬性规定还是学校自定的规矩?为什么上小学必须要提供房产证?如何才能保证孩子就近入学?且看各方观点。
●话题现场
无房产证难入学
7月6日早6时,记者来到太原市万柏林区公园路小学,到达学校门口时,已经有不少家长在排队了。根据太原市教育部门的安排,这几天太原市的小学进行招生,公园路小学报名的时间则是7月6日和7月7日两天。记者在公园路小学公布的招生计划上看到,今年公园路小学生入学的条件是“2006年8月31日及以前出生年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等,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本市户籍的学生须携带‘四证’,即《居民户口簿》、《房屋产权证》、《生育证明(独生子女证或出生证明)》、《山西省预防接种证》到学校直接报名”。
随后,记者又赶到万柏林区桥西小学、迎泽区东岗小学调查。桥西小学负责招生的老师表示,在这里上学必须有房产证。迎泽区东岗小学贴的招生告示上也标明,入学需要提供的材料为《居民户口本》、《房屋产权证》、《独生子女证和生育证明》、《儿童健康卡(预防接种证)》。
7月9日,公园路小学办公室一位负责人称,学校是严格按照太原市教育局的规定执行的,在公园路小学上学必须有父母的房屋产权证,至于户口和房屋都在本学区内、但没有房屋产权证的学生,学校无法核实房屋是否属于孩子的父母所有。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校负责人则告诉记者,学校此举也是为了防止通过挂靠户口等手段跨学区上学的学生。根据太原市教育局的规定,原则上学校不接收监护人没有房屋产权证的学生。学校的难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班容量有限。班容量太大就会影响所有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给学校的管理也会带来难度;二是限制通过非正常渠道挤占教育资源的学生,比如花钱挂靠户口,甚至做假证明等。
太原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太原市小学招生就一直规定审核“四证”,即《居民户口簿》、《房屋产权证》、《生育证明(独生子女证或出生证明)》、《山西省预防接种证》,但规定没有那么死板,各区教育局可以根据学校规模、招生多少和学区生源来确定,原则上必须保证孩子能就近入学。
平衡教育资源是根本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教授 冯恩大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学生家长的心愿,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家长就拼命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为了让孩子接受较好的教育,所以家长就“拼关系”,让孩子往教学质量好的学校里挤。
教育主管部门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好的学校不挤破头,教学质量差的学校能招满生,只能在不违背《义务教育法》的前提下,划出小学、中学入学的各种“杠杠”,划片招生相对就近入学来说,成了不少基层教育主管部门中小学招生原则。入学前先审查《居民户口簿》、《房屋产权证》、《生育证明(独生子女证或出生证明)》、《预防接种证》等各种能确定学生所在片区身份的证明,成了入学前一个独有的环节。
之所以出现教学质量好的学校挤破头,教学质量差的学校没人愿意去的现象,问题还是出在教学质量上。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除了学生自身素质外,还有学校的教学设备、学习氛围、学校文化等,最为重要的还是学校的师资力量。师资力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学校的教学质量高低。教学质量好的学校,不仅吸引优秀的学生,而且吸引并能留住优秀的教师,教学质量低的学校却与之相反,导致好的越来越好,差的越来越差,两者形成恶性循环。这就导致了师资力量不均衡,让学校与学校之间拉开了差距。
随着适龄儿童数量越来越少,从长远来看,中小学的入学压力会越来越小,学生将来就读学校的空间和自由度会越来越大,但就目前而言,若想在短时间内消除入学“杠杠”问题,可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若想从根本上消除入学“杠杠”,教育主管部门只能先平衡教育教学资源。
就近入学原则须遵守
■山西省教育研究院 汪启云
我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保证每一个孩子都能上学,是法律赋予居民的权利,各地的规定不能大于法律,不能因为不符合地方规定就违反法律法规。
必须在学区内买房的规定也变相助长了房价畸高。所谓的学区房很多都是老旧小区。开发商为了赚取更大的利润,新修小区一般都很少配套学校,这就造成一个怪现象:不少新小区的房价反而没有旧小区贵,有的旧小区已经使用几十年,房价却仍然处于“领先”地位。这对家长来说非常不公平,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会越来越多。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把握孩子就近入学的原则。
微话集锦
@龙城浪子:要说引导,原来的户籍地原则就足够了,怕家长临时迁户口,谈何容易,太不信任我们公安了吧?要说为了限制“能人”,那加上房产证就能限制得了?有钱的能人不是更可以随时买卖学区房吗?更何况还有N多为了望子成龙而学孟母三迁者呢!政令简约有效即是美,新政增加的只是百姓的负担。
@Summer:按照规定,小学应该是就近入学,是以家庭住址为依据去所属区域小学读书的。判定家庭住址,一是房产证、公租房契约等,二是户口簿。由于城市拆迁等原因,导致很多地方出现了户口与房屋不同地址的问题,出现了所谓的空挂户,这些情况当然不能纳入地段生范围,否则会对其他地段的学生不公平。
@锁心流年:原来一直觉得租房就挺好的,想住南城租南城,想住北城租北城。现在看来错了,就算我在这个城市里生活了几十年,如果没套自己的房子 (还必须是有房产证的),那俺都不算是太原人。怪不得太原的房价一直就没降过。去年拆迁把俺搞得居无定所,看来是非得逼着买房了。
@abc:可叹,可悲,可笑,可恨。今天我偶然路过一所小学门口,看见一则招生简章,里面的一条招生条件要适龄儿童的家长提供房产证。那不是要那些普通工薪阶层,买不起房的孩子没办法接受国家的9年义务教育吗,可悲可叹!
(冯铁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