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蔚)中国股市经过20年的发展,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上市公司和股民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上市公司侵害股民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日前,为了维护广大股民的权益,由和讯网主办的“股民维权路在何方——中国股民呼叫中心启动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同时,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等20家主流财经媒体联名倡议将7月25日定为投资者权益保护日。
针对股民维权难的现象,中国政法大学金融与衍生证券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鸿儒认为,由于中国股民维权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不但上市公司带给股民的好处有限,而且股民的权益在受到损害时常常陷入“立案难、取证难”的困境。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加强股市监管的问责机制,迅速完善有关投资者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知名法学教授刘俊海指出,上市公司损害投资者权益的例子层出不穷,股民维权之路之所以艰难,首先是因为缺少公平、公正、昂扬向上的股权文化;其次是因为目前股市制度设计上存在较大的缺陷;最后,监管不力、信息不对称等也是导致股民维权难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对我国目前资本市场的监管体系进行深刻反思,建议引进集团诉 讼和惩罚性赔偿机制,尽快出台《投资者权益保护法》,成立投资者保护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