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全力护航百姓食品安全
作者:贾君


    ■本报记者 贾 君
  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直接领导下,近5年来,全国工商机关开展的一次次食品安全专项整顿,向假冒伪劣食品频频亮剑;出台了一些强化食品安全的新举措,从方方面面护佑消费者的安全健康权;妥善处理的一件件复杂的食品安全事件,让受到伤害的消费者的心灵得到慰藉……5年来,亿万百姓看到了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主力军的各级工商机关,敢于担当、勇于执法的艰苦努力和大胆实践。

给力食品安全保障奥运世博

  在令人难忘的2008年,在国家工商总局的领导下,全国各级工商机关充分发挥了工商行政管理在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中的职能作用,经受了抗击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妥善处置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等大事、难事的考验,取得了显著成绩。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全国工商机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一手抓抗震救灾毫不放松,一手抓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决不动摇。灾区工商机关则全力抓好灾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确保灾区人民吃上放心的食品;全力切实恢复流通市场秩序,搞好生活必需品应急市场建设等工作;依法履行职能,切实加强对食品市场的监管。
  为了奏响“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伟大乐章,构筑奥运举办城市和谐有序的市场环境,成为2008年全国工商机关必须完成的历史重任。为保障奥运期间和谐有序的市场秩序,北京市工商局以及山东青岛、上海、天津、辽宁沈阳、河北秦皇岛等地的工商机关,执法人员全员在奥运赛事期间上岗,为精彩的奥运赛事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仅8月7日至8月21日,北京市工商局奥运食品安全保障团队驻奥运村、媒体村、主新闻中心、国际广播中心和各竞赛场馆监管人员,共监控供应运动员、随队官员、注册媒体记者早餐389176份,午餐574035份,晚餐481572份,夜宵172092份,合计1616875份,无一例食品安全异常。
  2010年10月31日,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理念的上海世博会在黄浦江畔完美谢幕。184个日日夜夜,7000余万人次客流,参展国数量、规格以及参观人数、活动场次均创下历届世博之最。与此对应的是,园区内流通环节供博食品安全有序,上海及周边地区未发生一起流通环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市场持续稳定。184天里,上海市工商机关广大干部全情投入,全身心地忘我工作在服务保障世博食品安全的第一线,共出动300多名干部,在91个发货点监管供博食品3700车次,累计4200多个品种,总量达4410吨。
  为保障第16届亚运会的圆满精彩,在比赛的16天里,有一群人在默默地坚守岗位,用他们的无私奉献守护亚运健儿和观赛者们的食品安全。为坚决打胜亚运食品安全保障这一战役,广州市工商局成立了亚运保障工作领导小组,专门组建亚运食品物流保障团队,设立了3个分区指挥部和所属6个应急中队,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所辖片区内各驻点团队开展驻点保障工作,协调处理亚运食品物流环节及亚运场馆内发生的突发事件等工作。据统计,仅亚运比赛期间,广州市工商局派驻场馆人员日均查验接收各类供亚食品108车次、2327批次;核发场馆内观众食品售卖点、商业服务点营业执照正本51个、副本106个,食品流通许可证93个;每天对各场馆内上百个售卖点、服务点经营行为实施全面巡查监管;成功调处了场馆内多宗消费纠纷,将可能引发纠纷的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把关食品安全守护市民餐桌

  2009年6月27日,地处北京市怀柔区北部大山深处的长哨营镇,恰逢该镇山货大集日。一大早,四面环山的集市上已人头攒动,周围数十个山村的几千名农村消费者来这里购买各种生活、生产用品。不到8点,赶集的人们又看到了那辆熟悉的写有“工商工作站”字样的面包车。汤河川流动工商工作站的执法人员一到集市,立即带着检测设备对集市上销售的猪肉、蔬菜以及一些熟食进行快速检测。“每逢赶集日,看见这辆车,我们就买得放心。”村民王大爷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有工商执法人员为我们把关,我们在集市上买食品放心多了。”记者不仅在京郊偏远农村听到过这话,在上海市长宁区繁华的龙之梦购物中心里、在福建省武夷山市的旅游景点里、在山东省泰安市山口镇的农村大集上,记者都听到过同样的话。
  国务院在2001年8月批准的国家工商总局“三定”方案中,明确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由工商机关承担。从此,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成为全国工商机关的执法重点。近5年来,各地工商机关按照总局下发的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的要求,分解整顿任务,细化整顿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农村食品、乳制品、食品添加剂、季节性节日性食品、食用油、酒类等专项执法行动,依法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严肃查办违法案件,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仅2011年,全国工商机关共出动执法人员914万人次,检查食品经营户2213.6万户次,检查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56.2万个次,取缔无照食品经营4.3万户,吊销营业执照576户,查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案件6.2万件,移送司法机关251件。上海积极应对和处置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及时有序,受到地方党委政府的肯定;北京、广东、黑龙江等地清查受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污染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力度大、措施实、效果好;浙江、重庆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严查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问题,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好评。
  5年来,各地工商机关在食品市场准入、规范管理和构建长效机制上下功夫,探索和总结了不少宝贵经验。山东推出了农村食品市场监管的四项制度,受到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浙江大力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店建设,促进整治目标实现;四川扎实推进食品安全“五个统一”的规范化建设,创新监管机制;广东、湖南、重庆、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市分别实施分类和联网监管,有效提高了专项整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创新监管手段守护百姓健康

  为保障亿万消费者的食品安全,5年来,全国各地工商机关大力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创新监管手段,使得食品市场消费环境和消费者的餐桌安全得到极大提升。各地工商机关严格食品经营主体准入,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普遍制定了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各地在专项整治中,普遍建立了市场巡查制度、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食品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度等,完善了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奠定了制度基础。
  近几年来,各地工商机关突出重点品种、重点区域,切实保障节日期间食品市场消费安全。据统计,仅在2011年中秋节期间,全国工商机关就出动执法人员50.54万人次,检查食品经营者147.89万户次,其中检查月饼经营者61.33万户次;查处销售假冒伪劣月饼案件301件,查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月饼2.11万公斤,有效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城市社区和城乡接合部是食品消费比较集中的区域,也是工商人员监管的重点区域。工商人员在日常执法检查中,以查看经营资格、进货票证、经销食品、包装标识、商标广告、市场开办者责任等内容为重点,开展“六查六看”,加强了对小食品店、小商贩、小摊点、小作坊、小集市的清理。
  流通环节食品林林总总,难计其数,如何降低监管难度,化解不安全食品风险,单靠传统的手摸、鼻闻、眼看这些惯用巡查方法是很难实现监管到位的。针对这种新挑战,各地工商机关不断创新监管手段,利用高技术手段大大提高监管效率,实现食品安全监管精确打击。福建省工商局自主开发了“入市商品网上监管系统”软件,引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手段,使省、市、县、工商所四级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信息互联互通,实现了对流通环节商品流向的实时动态监控,使得入市食品“来有影、去留踪”,使得食品安全监管有的放矢。北京市工商局依托健全的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对不合格食品及其违法经营者加大了惩戒力度,在严查不合格食品案件的同时,将违法行为录入食品安全信用管理系统予以警示,同时严格落实失信惩戒制度,加大失信者的违法成本。
  又是一年花落,翘待来日争春。5年来,正是有了全国工商机关的倾力付出,我国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效能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也得到进一步加大,百姓的食品餐桌安全也有了可靠的支撑。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要闻·综合】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全力护航百姓食品安全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