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国产手机未来之路如何走
作者:岳纲举


    ■岳纲举
  小米2的发布引发了国产4核手机的上市热潮,同时也加剧了国产手机的价格战。
  从小米的一鸣惊人,到国产手机继本世纪初崛起后经历的惨败,再到现在预谋“中兴”大业,以小米为龙头,“中(兴)华(为)酷(派)联(想)”为中坚力量,国产手机正在打一场翻身仗。不过,此番“中兴”之举,各品牌依然高举“高配低价”牌,国产手机的最大竞争法宝仍是高性价比,实实在在的硬件配置成为吸引用户的“利器”。由此可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性价比将成为国产手机的一大关键词。
  依靠低价和高配置能否最终成为这场翻身仗的赢家?对于这个问题国产手机厂商需要好好思考一下。众所周知,低价带来的必然是低利润,因此各厂商就必须压缩制造和销售环节的成本。雷军的互联网经验在小米手机的销售上体现得非常充分——借助小米网、凡客诚品等电子商务平台和凡客诚品的自建物流“如风达”,352万部小米1代手机几乎全部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出去。因此,对于消费者市场集中在三四线城市的国产手机品牌来说,如何借助线上渠道进行销售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长虹和百度、华为和360、天语和阿里巴巴等一系列手机厂商和互联网巨头合作推出互联网手机的做法,也就不难理解了。
  很明显,若拼硬件,国产手机没有核心技术,从处理器到屏幕,从内存到摄像头,几乎所有的关键产品都被国外厂商垄断着。对此,一些国产手机厂商引以为傲,甚至着意宣扬其硬件产品是出自某某知名厂商。但是,这样做的后果是,一旦大厂商掐断或者减少硬件的供应,那么国产手机厂商就等于被掐死了。因此,国产手机厂商若只停留在硬件拼装层面,则前途堪忧。此外,压缩硬件供应链成本的负面作用也很明显,就是容易对售后服务造成影响,小米用户若维修手机,就需要将手机寄到北京,这必然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感受,最终会影响其忠诚度。
  国产手机拼硬件要付出低利润的代价,压缩供应链也容易失去用户的信任,那么未来该如何发展?事实上,解决这一问题并不难,就是哪方面短缺补哪方面。在硬件核心技术方面,虽然并非短期内可以赶上,但却不能放弃;在软件方面国产手机厂商则有赶超的机会,因为我们有全球最多的工程师,即使是苹果、谷歌这样的公司,在手机软件研发方面也不过10年左右的时间,所以我们落后的并不多。除此之外,虽然国产手机厂商都在基于安卓系统开发自己的手机操作系统,但如何能搞出新意,并与自己特有的应用程序相结合,应是国产手机厂商下一步积极努力的方向。
  笔者认为,始终积极听取用户的意见,让他们能够真正参与其中,利用本土化优势在软件方面有所突破,这才是国产手机厂商接下来最该做的事情。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C2 版:IT·数码】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国产手机未来之路如何走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