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权威解读
葡萄酒农残事件消费者勿忧
作者:姚敏
图片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姚 敏
  近日,卫生部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十二五”规划》事宜,会上针对近期10款葡萄酒检测发现多菌灵、甲霜灵农药残留引起社会关注的问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严卫星表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农药是现代化农业的需要,某些时候农药是很重要的农业投入品,其目的是为了保证产量,“农药残留在标准允许范围内,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这是国际公认的。”
  对此,中国酒业协会葡萄酒分会、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葡萄与葡萄酒检测中心等单位也在北京举行媒体沟通会,称送检的10款葡萄酒中多菌灵和甲霜灵含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范围,属质量合格产品,其中张裕的检测结果低于国家相关标准与欧盟标准。
  中国酒业协会葡萄酒分会秘书长王祖明介绍,由于我国尚无葡萄酒的农残限量标准,因此葡萄酒生产的国家标准中对多菌灵、甲霜灵的残留量没有规定,但国家在《食品中农药的最大残留量》(GB2673-2005)中对葡萄的多菌灵和甲霜灵的限量作了规定,目前葡萄酒产品检测参照的就是该限量标准。根据这次检测的数据,张裕的两个葡萄酒样本中多菌灵含量仅为欧盟限量标准的1/318—1/26,仅为国内标准的1/1911—1/154;甲霜灵含量仅为欧盟限量标准与国内标准 (两者等同)的1/474—1/71。
  为这10款葡萄酒样品检测结果最后签字的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中国食品发酵研究院副院长宋全厚表示,张裕被检的样品确实在国家允许农药残留的标准范围之内,同时检测结果显示,样品的多菌灵、甲霜灵两项数据含量不仅远低于我国食品的限量标准,还远低于欧盟限量标准。“没必要对多菌灵等谈虎色变,多菌灵低毒高效,广泛运用于各种瓜果蔬菜种植中。”已有50多年葡萄种植经验的我国著名葡萄种植专家、山东省葡萄酒研究院研究员朱林告诉记者,酿酒葡萄在生产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真菌性病害,甲霜灵和多菌灵是两种常见的葡萄用农药,甲霜灵是防止葡萄霜霉病的主要杀虫剂,多菌灵是防止葡萄百腐病害的农药,世界各主要葡萄生产国都在使用,而且都有相应残留标准。这些农药能起到对葡萄的保护作用,毒性很低,代谢周期短,只要按标准和规范使用,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即使是法国波尔多等知名葡萄产区在一些多雨年份,每年使用相关农药也会达到10多次。
  “虽然多菌灵和甲霜灵用于葡萄种植是国家允许的,专家也称只要残留量在限量范围内就是被允许的,但如果消费者经常喝有农残的葡萄酒,残留量是否也会累积,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葡萄酒和单纯的葡萄不同,对葡萄酒生产中的农药残留量作出规定应该提上议事日程。”有许多消费者表示,一方面葡萄生产方应该进一步合理、规范使用农药,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和专家应该研究葡萄生产的有机化和生物防虫防害技术,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安全产品,同时随着葡萄酒消费者的日益增多,呼吁国家出台有关葡萄酒的农残限量标准,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安全。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葡萄酒专家委员会主任杨强介绍,随着消费者健康饮酒观念的改变,近年来我国葡萄酒的市场份额在不断提升,年销售额将近400亿元。由于葡萄酒是个小酒种,目前市场品牌集中度很高。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1 版:服务·食品】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葡萄酒农残事件消费者勿忧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