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自主品牌:创新图自强
作者:张鹏


    ■本报记者 张 鹏
  今年1至7月,自主品牌在国内乘用车市场所占的份额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6个百分点,而据最新数据表明,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份额还将继续呈现下降态势。曾经以低廉价格取胜的自主品牌,如今在价格方面没有任何优势,技术、服务更是亟须提高。在2012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业内专家一致认为,自主品牌迫切需要在质量、价格、品牌竞争力以及对待合资的态度上做出努力。

坚守价与质的底线

  在中国,任何产品要想赢取市场份额,都会在价格上下足功夫,而汽车市场同样如此。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春霖就认为,本土品牌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起点低,而且做的很多还是没有差异化的产品。这种单靠价格的竞争,在面对外资品牌对技术和市场的主导时难免乏力。
  “中国汽车的出口,不要走摩托车出口的老路,让国际市场把中国汽车变成低价低质的代名词。”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朱福寿在发言时强调,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自主品牌未来的出口将很难拥有议价能力。“自主品牌必须要坚守价格与质量的底线。”
  确实,低价带来的质量问题不仅会造成国内市场购买力下降,也会给自主品牌出口蒙上阴影。近期爆出的“出口汽车因使用石棉在澳召回事件”就给自主品牌的海外扩张造成了一定影响,由此可见,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汽车产业在发展的同时理应兼顾质量与价格的平衡,这样才能完成品牌形象的拉升和蜕变。

亟待向中高端靠拢

  长期以来,自主品牌在低端市场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情报所信息资源开发室主任王军雷表示:“轿车方面,我国自主品牌企业主要集中在1.6L以下,而在低端MPV市场中,受家庭型MPV热销的影响,自主品牌的控制力也呈现出逐步上升趋势。”与此同时,王军雷还认为,“除长城外,我国自主品牌SUV企业一直都是产品低端化,而近几年热销的合资品牌SUV推出的都是高端产品,所以我们跟合资企业在这块控制力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在起步阶段,自主品牌都是从低端产品做起的,但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合资企业也都推出了低端低价产品,甚至自己也推出了自主品牌。再加上进口车型价格的不断下探,自主品牌要想发展就必须做出相应改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张小虞认为,现在的中国汽车市场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市场,面对国内外的压力,自主品牌也应该不断向中高端靠拢,寻求市场的突破。
  怎样才能突破低端,向高端靠拢呢?王军雷在论坛上表示,自主品牌市场应尽早推出中端产品,建立品牌战略,提升品牌形象。“应该说低端市场几乎已经是无利可图,固守低端很难实现发展。所以说必须要调整产品结构,加大中高端产品投放力度,从品质、品牌、技术上下功夫,提升产品质量、改善产品形象。”王军雷说。

自主创新赢得市场

  “自主品牌应该也必须创新。”在本届论坛上,这几乎成了业界所有专家的一致声音。“没有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也就不可能有强大的中国汽车工业。”陈春霖说。“通过提升消费者心目中对自主品牌的情感联想,去丰富它的情感形象,从而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尼尔森公司中国区副总裁庄稼认为,可以从了解消费者洞察这样一个基本点出发,以价值创新的理念去开拓自主品牌发展壮大的蓝海空间。
  而相关实例也表明,只要利用创新技术,把握了消费需求的变化趋势,就能够很好地掌控市场的利益点和产品的增长点。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付于武认为:“国内主要整车企业在引进技术的同时,也要逐步重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自主品牌轿车企业要基本具备整车研发能力,部分骨干企业则应具备先进动力总成研发和生产的能力。”

自主创新不排斥合资企业

  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并扶持自主创新。然而什么是自主创新?自主品牌的自主创新又该如何界定呢?在本届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认为:“合资企业中至少有50%的资本是国有资本,自主品牌的自主创新绝对不能将合资企业排除在外,汽车产业发展的主题就不存在了。只要是符合自主创新条件的,政府都会一视同仁、大力支持。”
  这样带来的问题也显而易见,合资自主品牌给本土自主品牌将会造成更大的压力。但长安汽车党委书记、副总裁朱华荣对此并不过于悲观,他认为:“即便政策将来对自主品牌和合资自主真的一视同仁,自主品牌还是有自己的优势的,比如本土作战对消费市场的了解。因此,自主品牌也不是只有劣势。”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1 版:汽车·观察】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自主品牌:创新图自强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