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谢莉葳
头三问必问“这车让多少钱”
“这车优惠多少钱?”这是最近到4S店买车的消费者发问频率最高的一个问题。一位品牌经销商告诉记者,现在消费者进4S店展厅,头三个问题中必有一个是“你让多少钱?”这种现象从今年春节后持续至今,从低端车到豪华车无一例外。
经济下行,汽车市场形势严峻,影响了购买力,加之大城市限购,车子不好卖了。作为沟通产销的最直接的中间环节,经销商第一时间捕捉到市场种种微妙的变化。而厂商强行压库导致经销商资金链紧张,被迫降价促销,一些中高级车平均降幅近3万元,许多豪华车降幅更是高达6位数……经销商上下夹击,生存空间收窄。
“现在我每天都能接到全国各地的信息,很多经销商都经营不下去了,难以为继。”庞大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庞庆华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向记者透露。“以前的汽车市场红火的时候,大家共同增长,和平共处;今年的市场变成了你增1%,我就得让出1%,大家到了你死我活的境地。”上海通用雪佛兰品牌市场营销部一位负责人感慨,汽车行业竞争已经进入了残酷的淘汰赛。
尽管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每月例行举行的信息发布会上来看,汽车生产厂商产销量只是增幅放缓而已,8月份甚至出现了小幅回升,为什么厂商和经销商的感受截然不同?
市场产销比严重失衡
“这个市场不健康”,庞大汽贸董事长庞庆华直言不讳地指出,造成今年汽车市场终端价格混乱的最主要原因——产销比严重失衡。
“所有厂家今年年初都制定了非常积极的‘宏伟’目标,同比增幅都在20%以上,不料市场如此严酷,怎么办?那就往下压呗。结果我们看到,厂商仍然拿出‘人定胜天’的‘勇气’,召开誓师大会,逼着经销商提车,经销商痛苦不堪。”
“经销商不赚钱,厂子用各种手段让经销商就范,要是你不提车,我就罚你,月奖、年奖全给你扣了,逼着你提车,现在有些经销商库存已经高达三点几,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不合理、不正确的做法。”庞庆华一肚子苦水不吐不快。
根据国际同行惯例,合理库存系数在0.8-1.2之间。而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公布的上半年“汽车经销商库存调查结果”显示,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达到1.98,最高的达到了惊人的6.71,库存深度接近两倍,已远超警戒系数1.5,经营压力和风险都在加大。
制定销量目标一味攀比
高达1.98的库存系数的背后,意味着汽车厂商提供的漂亮的产销数据是有水分的,生产出来的车很大一部分都“卖给”了经销商,而不是消费者。既然市场不需要这么多车,汽车厂商为什么还要大干快上生产出来呢?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汽车厂商表示,其实汽车厂商也非常苦恼,年初一看竞争对手年销量目标60万辆,我的品牌不比它差、质量不比它差,咋能卖得比它差呢?加10万辆,至少70万辆以上,销量目标就这样被设计出来了。
这种攀比心理更突出地表现在4S店建店标准上。早先最好品牌的汽车4S店才用10亩地,后来建店标准不断提升,从15亩、16亩,到18亩、20亩,现在连占地50亩的4S店都建起来了。作为汽车厂商来说,经销商出钱给我打品牌、树形象,何乐而不为?建22亩?反正经销商花钱,跟我没关系。巨大经营压力一层层都被转嫁到经销商头上。
既然厂商不愿放弃既定的销量目标,源源不断地向经销商压库。经销商除了死扛之外,似乎只有降价这一条路可走。不降价是等死,降价是找死。在“滞销—压库—降价"的恶性循环当中,经销商难免面临残酷的洗牌。
市场不健康最终损害消费者利益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对于这场此起彼伏、你方唱罢我登场的降价大戏,消费者是否可以静观其变,让厂商和经销商斗个两败俱伤,然后渔翁得利呢?
“卖不出去就压库,这种销售模式长期发展是不健康的。”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表示,压库目前主要损伤的是经销商利益,但迟早会影响品牌忠诚度、服务满意度,不健康的市场最终将损害消费者利益。
“高速增长期主要精力在抓机遇、快速上规模、上产能,把销量做上去,到了平稳增长期就不能再这么做了。”徐长明认为,我国汽车消费已经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转为现在的“平稳增长”,厂家应尽快扭转思路,厂商应由过去注重数量增长,转为注重品牌、竞争力的内在提升。
如果一味压库,久而久之,对品牌的伤害将不可估量。庞庆华呼吁,所有厂家还是应该以一种科学的、理智的、和睦的关系共同面对市场难关,“不是多压库,就一定能多卖车”,汽车越放越不值钱,出厂超过三个月,消费者就不愿意买了。
不管汽车厂商是否愿意,随着供求关系发生转变,汽车消费市场已经从厂家主导转向消费主导。一些经销商已经开始将注意力从卖车转向各种增值服务,如二手车、汽车租赁、汽车金融、汽车装饰等方面,拓宽产业价值链。“今年的增值服务推出得比往年又快又多,增值服务已成为汽车经销商服务的重头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