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鹏
“金九”已过,传统车市旺季“银十”也已走过一半。与前几年销售火爆不同的是,今年的“金九银十”显得有些不温不火。在整体车市低迷的情况下,各大厂家持续进行降价、促销活动,意图利用这不多的“丰收季”,为全年销量指标的完成再拼一把。
京城热降 降幅不一
记者在京城各大4S店了解到,双节虽然刚过,但由此带来的降价热潮并未消退,反而掀起一轮新的高潮。无论在网上还是在一些4S店,我们都可以看到花样繁多的降价方式:有现金直降的;有以旧换新,旧车原值折价的;有好礼相送,购车降价再送各种实惠的;有另辟蹊径,贷款零利息、零手续费的;还有追根溯源,下调厂商指导价的……但万变不离其宗,一个字——降。
在上周车市的一份降价榜单中,排名前30位的车型降幅都超过了18%,平均降幅更是达到了23.45%,平均降价高达12万元。可见,为了能够增加销量,各经销商真是下足了功夫。
然而同是降价,降幅却是各有不同。榜单中,5万-10万元A0级别的车降幅超过了13%;10万-20万元级别的车降幅超过了20%,其中马自达6降了3.98万元,途胜则降价4万元;在20万-30万元级别的车型中,西亚特Leon降价最多,直降5.5万元;而降幅最大的当属80万元以上豪华车,捷豹XJ降15万元、辉腾直降20万元、讴歌MDX降20万元、奔驰S混动版直降23万元,降幅最高的为宝马7系高配,狂降100万元……豪华车价格全面缩水,将降价风暴推向了高潮。
降价持续 销量不热
一边是经销商们使出浑身解数降价促销,那么,顺理成章,另一边自然是消费者的积极响应。事实果真如此吗?虽然10月汽车销售数据尚未公布,但我们依然可以从9月至今的销售数字中看出些端倪。
本月10日公布的9月份国内车市统计数据显示,9月汽车产销情况环比回升,但累计增长速度在连续8个月提高后首次出现回落。而与8月份汽车产销环比和同比呈现“双增长”局面不同的是,9月汽车销量比上年同期下降1.8%,同比已经出现下滑。
众所周知,降价优惠并不是10月新出的促销手段,甚至在“金九”还未到来之际,一些经销商就已经开始挂出各种特惠条幅,进行降价优惠了。双节过后,记者从北京现代、上海大众、雪佛兰、一汽大众、风行汽车等4S店了解到,连日来到店客户明显回落,回落幅度从30%到80%不等,多数门店销量负责人称减幅过半。由此可见,持续的降价并没有为车市注入太多活力,降价期许与销量回报之间还是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反差。“虽然部分商家销量有所回升,但从整体来看,车市仍显低迷。”汽车业资深分析师贾新光认为,今年中秋、国庆双节相会,一定程度上会带动汽车销量的提升。但从全年汽车市场的整体形势来看,9、10月份的车市波动不会太大,仍会停留在一个低于往年的水平上。
单纯降价 非长久计
虽然在各种降价、优惠的推动下,整个汽车市场的人气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升。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降价固然能够换来短期销量,但从长远发展来看,降下去的价就像泼出去的水,对厂家品牌、对不同经销商之间的平衡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伤害。
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副总经理颜景辉就表示,随着时间的顺延,各经销商的降价优惠会逐渐缩水,加上日系车等一些品牌的销售疲软,会逐渐让经销商们失去在假日冲量的底气。
也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上半年多数车企未实现半年目标,很多企业离目标甚至有不小的距离,单指望靠“金九银十”降价促销来冲击全年目标并不现实。
当务之急 消化库存
如何才能扭转车市这种低迷的状态呢?“只有进一步消化库存。”贾新光表示。“过去几个月,高额的库存压力一直是车企和经销商最为头疼的问题。但是从上半年积攒下来的库存压力,想要在接下来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得到有效释放,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在很多专家看来,汽车厂家为了实现年终目标,在第四季度必将加大冲刺力度。但这也意味着,生产厂家将向经销商大批压库,而一旦经销商成交量跟不上,库存压力或许会不降反升。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厂家需要制定合理的库存和合理的定价机制,使网络增长速度与市场增速同步,通过加大向经销商拨发促销补贴的力度,来帮助经销商应对库存加大带来的资金不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