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武晓莉
“林妹妹”姓田,叫田琳,是河南移动郑州郑大营业厅的一位员工。瘦弱、美丽的她,因为年龄小,被同事们称为“林妹妹”。
田琳的便民本是她自己的服务发明。她告诉记者,有一次,她帮一位抱怨话费高的阿姨设置了亲情号码,帮阿姨省去不少和家人“煲电话粥”的话费。结果一个月后,这位阿姨非常开心地打电话给她,表示感谢。这次服务让她感受到了服务的价值,就弄了一个便民本,把用户需求记在上面,以便及时提醒自己。这个方式赢得了用户的满意,“林妹妹”也因此成为了国家级服务明星。
在河南移动,有很多像田琳这样热爱服务、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员工,带给用户贴心的感受。在河南郑州一中任教的祁明老师是个80后,他告诉记者,自打手机换成智能终端以后,他就更少去营业厅了,有什么充值、办理新套餐之类的业务基本上都在网上办理。“前阵子有个偶然的机会去了一次营业厅,感觉变化真大。”祁明说,“现在的营业厅增加了如终端体验、i-Phone手机服务专区等。”祁明表示,其实他对运营商服务的要求很简单也很直接,就是营业厅服务有没有新亮点,服务是否专业,能否帮用户解决实际问题。
河南省工商银行理财经理于洋对记者说,他自己也是做服务工作的,因此,作为河南移动的用户,他更多的是在使用中感受河南移动有什么可以学习和借鉴的服务经验。于洋说,他觉得河南移动的查询服务很方便,有不满意的业务随时可以发送短息退订。另外,他还对每月收到的账单很满意。他为记者细数了河南移动账单上为用户提供的详尽内容:“看,这份账单中除了有基本费用外,还有其他8项内容,其中包含用户近6个月的消费对比分析图,让用户对自己每月的话费情况一目了然。此外,用户预存了多少钱、用了多少钱、余额多少、积分多少等信息也都显示得很明晰。在账单的最后,还有一个总清单,里面附了好几条消费提示。总之,这份账单让人看得很明白,这些都值得我在自己的服务工作中加以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