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农业银行:营业网点存单变保单谁之过
作者:王建新


  本报讯(记者 王建新)中国消费者报《营业网点存单变保单 农业银行重视予处置》(详见本报2013年1月21日B2版)一文发表后,引起社会普遍关注。近日,在广东工作的消费者许女士向中国消费者报社与搜狐理财共同主办的保险投诉绿色通道反映,自己在农业银行营业网站遭遇存单变保单骗局,强烈要求农业银行及相关保险公司全额退保,并追究骗保者的责任。
  据许女士书面反映,2010年9月,许女士在湖南衡阳生了小孩,其母给了小宝贝1万元钱,加上别人给的礼金几千元,许女士将这笔钱带到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一农业银行营业网点,准备存起来。进门后,银行里一个穿着工作制服的人员接待了许女士,了解到她要存钱,就为其推荐了一款保险理财产品,即太平盈盛两全保险C款。这位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是教育基金,可以给小孩以后上学用,每年存1万元,存10年,15年满期后刚好可以给小孩上高中、读大学用,比银行的定期存款利息要高。许女士诉称她当时对保险不了解,但由于推荐者是银行工作人员,所以就比较相信她,“比银行定期存款利息高”的话也让她很动心。最后,许女士买下了这款产品(保单号001529980411306)。
  当买房需要交首付、孩子上幼儿园急需用钱时,许女士这才发现自己存在银行的钱——实际是保费,怎么也取不出来了,如果实在要取,就得视为退保,要承担本金损失。许女士冷静下来一计算,这款产品的收益比银行定期收益差多了,明显是在骗人。许女士称,“与定期相比差距这么大,这算什么理财保险哟,我还不如存定期划算,而且存定期我还可以随时取出来,本金不会损失,而保险没到期取的话会损失本金。而且每年缴1万元对我来说压力很大,我们这样的工薪阶层本来就没多少闲钱,何况这个要存10年啊,我每年哪来这么多闲钱付保险费哟。这种靠忽悠骗人来取得保险合同的做法让人气愤!”
  中国消费者报《营业网点存单变保单 农业银行重视予处置》一文发表后,网友“酒般浓郁”发表评论说,“我也曾经遇到过存单变保单的情况,保险公司的人穿着农行的工作服,在推销保险的时候,只字不提保险二字,而且只说对客户有利的一面,这样诱导客户,等你明白过来之后,就晚了,非要扣违约金,他们就是这样来赚钱的。”网友“安之若素”评论说,“我家里的老人也是,去农行存钱,被柜台的工作人员游说,买了保单。回到家,如何劝也劝不通。这样的话,家里人在选择银行的时候会尽可能不去农行存款,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所以,最终损失的还是银行呀。”网友“北京眼”评论说,“我就曾经在农行某支行工作。什么叫银保合作,就是银行将保险公司引入网点,为保险公司提供销售渠道,而银行可以从保险的销售里面得到中间业务收入,也就是保险代理销售收入。而银行还可以从保险公司得到对公存款。这样,银行总的存款盘子可能并未减少,但却可以拿到数额不菲的中间业务费。更为重要的是,为了完成上级行下达的销售指标,银行往往会给所谓的‘理财经理’或者大堂经理高额的保险提成,大概是千分之三左右。也就是卖1000万保险,个人可以得到3万提成。当初我管银保合作的时候,总强调销售保险必须实话实说,可有的员工,为了得到提成,不惜忽悠,甚至欺骗客户。这就是银行存单变保单的原因。”
  在农业银行营业网点频频发生的存单变保单现象,究竟是个别人的作为?还是一种有组织的行为?农业银行又将如何从根本上治理这种现象?中国消费者报将对此继续关注并跟踪报道。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2 版:服务·理财】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农业银行:营业网点存单变保单谁之过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