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深圳新能源汽车的热与冷
作者:黄劼
图片


    图:深圳的新能源车主要应用在公交车及出租车方面

■本报记者 黄 劼

  在不久前结束的广东省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深圳市市长许勤表示,新能源汽车在深圳市政府机关应用已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深圳将进一步扩大新能源汽车在公务车领域的应用。
  深圳市长说法显示政府及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渐趋于“热”,但与之相反的是,在消费市场,深圳市的新能源汽车却是处于“冷”状态。

  热:新能源汽车应用规模居全球首位

  记者了解到,深圳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将新能源汽车最大规模应用于公共交通领域的城市,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和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全国新能源汽车推广试点城市,深圳选准新能源汽车作为产业转型发展的切入点,这可说是深圳新能源汽车得以发展的一大优势。
  在政策方面,深圳先后制定了《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深圳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实施方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中央财政购车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扶持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率先在国内公布充电站建设的技术标准,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上路。
  为满足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深圳还先后编制了《新能源公交场站近期建设计划》《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设施实施方案(2009-2012)》,规划建设22200个各类公交、公共充电设施,满足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的需要。2010年,深圳发布了《关于住宅区和社会公共停车场加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通告》,明确将在全市所有住宅区、社会公共停车场中分批安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并探索充电桩配置比例纳入新建物业的设计规范。2010年底,深圳的充电桩建设已覆盖全市28个住宅区、30个政府物业和社会停车场,共安装6900个充电桩。
  深圳市还在不断增加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的覆盖面,2013年,深圳将实现现有住宅区停车场5%、社会公共停车场10%的停车位配置充电桩的目标。深圳在去年57座公交充电站基础上,计划全年新增40座以上公交充电站,另外,将考虑专门为新能源出租车建设两至3个立体型充电站。
  深圳市发改委副主任蔡羽说,去年深圳已示范推广新能源汽车2104辆,累计达到5139辆,新能源汽车应用规模继续位居全球首位。今年将力争新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1700辆以上。
  记者了解到,按照深圳市政府公布的《环境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15年底前,深圳市全市新能源汽车总量达到5万辆以上。目前,深圳市发改委还将研究制定按传统燃油车排气量征收排污费和对新能源汽车加大鼓励力度的政策。

  冷:私人持有新能源车仅600余辆

  一方面是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热推和政策的支持,另一方面却是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冷淡,特别是私家车主购买新能源车的少之又少,大部分的新能源车主要应用在公交车及出租车方面。
  记者从深圳市发改委重大项目协调处了解到,目前深圳私人持有的新能源车仅为600余辆,深圳正在加大对新能源私家车消费领域方面的重大突破。2010年7月,深圳正式开始对私人购买电动车实施政府补贴,如比亚迪F3DM作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可以享受8万元的补贴。一名消费者购买比亚迪F3DM,此车原价将近17万元,办完上牌、保险等所有手续,也只花了不到10万元。
  这种新能源车的优惠是显而易见的,但购车者并不看重这种优惠,看重的是一种尝鲜般的感受,新能源车的消费者都不是汽车主流的消费者,只是对电动车很感兴趣而已。据了解,购买比亚迪F3DM车主中,大部分都是工程师、供电局员工和汽车发烧友,基本不是首次购车,这种购车的需求是新能源汽车“冷”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造成新能源车消费“冷”的主因还是电池动力及相关配套措施。记者在深圳市一些车行了解到,消费者对新能源车咨询相关问题时,除了价格,最关心的还是动力问题。电动汽车无疑是新能源汽车中的主打,但是如何解决充电问题一直是电动汽车打开市场的瓶颈。一名消费者说,新能源车充电需要6至8个小时,即使充好之后也只能跑100多公里。而如果想去外地跑长途,需要充电的话,继续驾驶就成了问题。
  一位比亚迪4S店销售人员对记者说,消费者对新能源车购车“冷淡”,主要是因为“充电很不方便,大多数人住的楼层,都在十几层。”一位开着E6纯电动出租车的的哥说,“电动车动力足,经济节能,但每次充电一个半小时,只能跑200公里,所以有时候不得已只能拒载,而且基本都在市内兜客。如果乘客说要去远一些的地方,我们只能解释说,长途的话,来回可能电不够,要换另一辆车才行。”
  面对充电窘境而造成新能源车市场的冷淡,一名新能源汽车4S店工作人员坦言,新能源车并非消费者“想买就能买”的,相关配套设备还未完善,新能源车还是难以热起来的。一名汽车消费资深评论员说,“对于新能源车市场,国家和地方不仅需要推出针对消费者个体的优惠政策,更需要的是跟进基础设施的建设,理顺汽车生产商,电池运营商等利益主体的商业利益分配,仅仅靠买车免费上牌或者是给一些补贴优惠这样的政策来单打独斗,很难融化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寒冷冰山”。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4 版:汽车·风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深圳新能源汽车的热与冷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