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建言献策议民生
作者:王照重 王硕


    ■本报记者 王照重 王 硕
  “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美丽中国”……3月3日下午3时,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于3月5日召开。几天来,本报记者采访部分全国两会代表、委员时发现,“三农”、教育、环保等民生问题仍然是其最为关注的话题。

推进城镇化建设

  前不久下发的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全党始终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推进城镇化建设成为本届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德展认为,国家应当尽快出台政策,使农村能够更快地发展,确保农民收入不仅要实现倍增,还要实现几个翻番。他建议,国家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农村居民的生活、生产、学习创造良好环境,增强农村自身的造血功能。同时鼓励种粮大户兴办农业专业合作社或兴办农场,要制定政策给予引导和相应的资金扶持,以实现土地的集约化经营。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原总裁梅兴保对城镇化非常关注,他认为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责无旁贷,贴近农村的小微金融机构应该得到扶持。他分析指出,很多农民工是随着项目进城的,即使工作期间能住进保障性住房,但工程做完了不能像大学生那样在城市中定居谋生。因此,农民工的转移半径不能太大,要在其活动的两三百公里范围内发展小城市、小城镇。“城镇化不仅是经济转型的希望,更是千百万农民幸福生活的理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田青表示,“现在的倾向是城镇化中似乎只关注房地产、水泥、新型建材、机械设备和大众消费品这‘五朵金花’,而文化被边缘化了。”他提醒说,城镇化过程中应该为文化设施“留白”,把文化建设纳入规划,预留下足够的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空间。

实现教育公平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任务。如何实现教育公平是不少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
  针对广受诟病的中小学择校现象,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葛剑平分析指出,这一现象背后潜伏的矛盾是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和旺盛需求之间的矛盾,也是对教育改革所发出的强有力呼吁。他认为,需要从体制机制上去改革创新,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逐步取消等级学校,才能促进教育公平、持续、均衡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梅县东山中学教师李杏玲表示,农村实施并校后优化了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但也让学生接送问题更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城乡孩子受教育的公平性。《校车安全条例》颁布已经一年,若不能解决经费问题很可能成为一纸空文。建议通过中央、省转移支付方式专款专用,在财政紧张、上学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的农村配置安全校车。对已自行配校车的学校给予补贴,也可以尝试出台政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家长分摊引入社会资本,让有实力企业或个人承担校车购置、运营和安全保障。
  针对当前公众关注度较高的学龄前儿童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庞丽娟分析认为,由于学前教育长期边缘化,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少、底子薄,特别是有限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还存在着区域差别、机构差别以及教育要素投入的结构不合理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效率低,制约了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扩大和质量提升,加剧了区域、城乡间学前教育的不均衡,欠发达地区的学前教育发展步履维艰。她呼吁,应当尽快优化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结构,建立分区域、分项目的财政分担机制,打破公办、民办之间的壁垒,确保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公平和效益。

建设美丽中国

  去年冬天以来雾霾天气、沙尘天气在全国多地频繁出现,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保护无疑是今年全国两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不少代表、委员为建设美丽中国建言献策。
  针对人们热议的山东省潍坊市部分企业涉嫌将污水直排地下水层等环境污染事件,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表示,污染问题是政府监管不力的结果,为什么有好多污染事件都是老百姓先发现、媒体先发现,而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却发现不了呢?这个问题值得政府主管部门深刻反思。
  民建中央在提案中称,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于2000年颁布实施,目前法律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建议尽快进行修订。同时,农工党中央建议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实行党政领导行政问责,对于2013年不能达到新空气质量标准或者不能实现PM2.5控制目标的环保模范城市,撤销其称号。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潘碧灵建议关注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必须强化政府确保基本环境质量的公共服务职能,针对农村环境整治点多面广、基础差、任务重的实际,加强农村环保工作领导,发挥主导作用;将农村环境整治与新农村、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城乡环境基本服务均等化”。

完善养老体系

  养老问题也是今年两会的热点话题。民进中央在提案中建议,加强社区养老设施建设,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作为公共配套服务设施;拓宽社区养老资金渠道;居委会积极整合行政、医疗和社区福利等资源,搞好养老服务项目的准入、评估和监督,联合多方力量拓展服务范围,搭建完善的社区养老服务平台;规范服务流程和质量及推进老龄工作问题研究。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朱晓进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失独老人”这一特殊的人群。资料统计,目前全国失独者已经超过了一百万,并且每年新增加的15-30岁独生子女死亡人数至少有7.6万之多。庞大的失独群体是中国特有现象,由此造成的社会影响正在日益膨胀。朱晓进认为,“失独”家庭是特殊历史时期、特定条件下产生的特殊问题、特殊人群。根据我国现有政策制度,结合我国当前“失独”家庭的实际情况,政府应进一步出台相关规定,完善相关政策,加强保障和扶持力度。
  全国政协委员、武警部队后勤部副部长兼武警总医院院长郑静晨建议,通过科学论证及医疗区域规划,从大城市二级医院中筛选出一部分改造成为老年医院,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医疗资源。

保障食品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备受两会代表、委员关注。
  “国家针对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刻不容缓!”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吴青说,她一直很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但追根溯源,土壤污染是最大的症结,关系到千家万户。吴青认为,现行涉及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很有局限性,大多是宣示性、鼓励性的条文,可操作性不强。对于污染土壤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她为此建议,专门立法一要突出对污染物的控制,包括固体废弃物、农药化肥、放射性物质、危险化学品等;二要突出风险监控;三要建立土壤治理和修复制度。
  在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的提案中,民建中央对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现行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单一,食品安全配套法规不健全,学校食堂等重点区域食品安全存在隐患。建议引入食品工业食品安全的第三部门监督机制,建立第三部门体系结构,包括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的机构、食品安全的检测机构、食品安全的风险评估机构、食品安全信用评估机构、食品安全的信息收集、分析、披露机构等,形成一个体系完整、结构完备的组织架构体。此外,提案还建议建立食品生产企业自我约束机制,加强学校食堂等重点区域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等。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海南省委主委施耀忠建议定期向社会发布食品企业“红名单”和“黑名单”,建立多部门联网的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系统,提升食品企业的诚信自律水平。对进入“黑名单”的失信食品企业,及时向社会公布其失信记录,使其寸步难行,并进行重点监管,提高其违法成本。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建言献策议民生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