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给全民学外语热潮降温(上)
全民学外语弊端初显
作者:胡军
图片


  编者按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呼吁叫停全民学习外语热潮。这些代表、委员认为,外语本身是一种技能,有其特定的应用领域,无须全民学习,也不应成为人们应试的工具、生存的门槛和炫耀的资本。如今,高烧不退的外语学习热潮正深刻地影响着国人的教育观念和外语培训市场,并给包括汉语在内的本土文化带来了潜在的危机。

■本报记者 胡 军
  新华网于2013年3月15日就“你怎么看近些年的英语学习热”问题发起一项网络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3月21日下午3点30分,仅有18%的受访者对学习英语持支持态度。另外,腾讯网也曾针对“对你个人而言,英语教育是否足够”问题开展过网络调查。结果显示,有46781名受访者认为,英语学习“太多了”,占受访者总数的82%;有9967名受访者认为英语学习“还不够”,占受访者总数的18%。
  社会上一种呼声愈发强烈——我国的外语学习热潮已经到了该降温的时候,外语教育体系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过度学习外语受质疑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院长张树华指出:“过度的英语学习让我国的教育质量遭受打击。”全国人大代表、中山纪念中学党委书记贺优琳说:“我国的中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深受其害。”“这些代表、委员的话一语中的。我也搞不懂,为什么我国所有孩子从小就要学外语、考外语。而且虽然我们花费了很多钱和时间去学习外语,但走上社会后发现,真正需要外语的工作岗位其实并不多。”对于上述代表、委员们对我国外语学习热的看法,在北京某知名翻译公司工作的梁小姐表示赞同。她在接受记者随机采访时说:“仅掌握小学至大学教育的那点外语知识,是无法胜任真正需要外语的工作的。”
  据了解,我国民众学外语的热潮缘起于改革开放之初。当时,人们急于走出国门,开拓视野,学外语是了解其他国家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但是,代表、委员们调研发现,近30余年来,把外语教育根植于我国教育体系的全过程,并在全社会的职业培训、考核体系中设立外语学科的做法已显露出明显的弊端,这甚至已成为阻碍我国教育正常发展的绊脚石。
  对于这一现状,全国政协委员,也是在外语培训领域较有名气的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的董事长俞敏洪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指出,我国不应该把英语教育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上,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城乡英语教育不公平,从而导致教育资源不均衡。“例如,当下的中考和高考,英语科目的满分分数与语文和数学一样,全是150分。这意味着,在孩子们的学习过程中,英语与语文和数学两门学科同等重要,但我们没发现哪个国家,把一门外语学科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上,外语成绩的好坏,甚至可以影响孩子的前途。”

外语考核成升学晋级门槛

  很多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都产生过类似想法:“我费那么大劲学外语用来干什么?”同时,也有不少人面临着很现实的问题:若外语水平不合格,即便专业技术再好也无法评职称。“在中国,你中文不好可以,外语不好肯定没出息。”这一观点似乎已经在学生中达成共识。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在我国无论是中考、高考、研究生等升学考试,还是晋职、评职称等职业等级考试,都需要测试外语水平。对此,许多人认为,为了通过考试而学习英语是一种形式主义,因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许多岗位并不需要运用外语知识。
  对于外语考试对自己前途的影响,从事媒体工作十余年,因未获得英语六级证书而无法参加博士生招生考试的胡先生深有感触地说:“我从上中学时就开始学习英语,已经学了十几年,高考的英语成绩也不错。但是,这有什么用呢?一般的媒体记者在平时的工作中都用不到英语,若真需要采访外国人,则必定需要专业翻译。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很多人学外语是功利心在作祟,多半是为了升学、晋职或是纯粹为了炫耀,而并非工作需要。我自信凭我的专业水平,考博士应该是没问题的,但就因为英语水平不够,我甚至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这种考核体制真令人费解。”
  另据记者调查发现,除了博士生考试外,我国还规定,所有学生必须学习一门外语才有资格参加高考且有可能被大学录取,参加工作后,只有外语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通过该行业的职称考试。
  “我认为,无论是现在国内的外语教育,还是外语考试,都被重视过度了。为什么非得举国学外语?外语本来只是一项在特定工作中才会用到的工具,现在却演变成考核和选拔人才的铁尺,这是否有些荒唐?”对于当下外语水平被过度重视的问题,从医40余年的北京退休中医武先生疑惑不解地说,“比如像我这样从事中医行业的人,需要学英语吗?我又不是在外国行医,难道我连续多年学习英语,就为了某一天也许会接待一个外国病人?再比如从事古汉语领域相关工作的人,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运用到英语知识吗?我觉得,由于目前国家在考核制度中过于重视外语,从而把很多行业的人才都拒之门外,这有可能阻碍部分行业的发展。”

学外语热当降温

  张树华在参加今年全国“两会”讨论时表示,学英语热现象耗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并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低龄化趋势,英语学习风已经刮到幼儿教育领域,许多地方的幼儿园都把英语设置为重点课程,而不重视对汉语的培养,这已违背幼儿的天性和接受能力。除此之外,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有着与语文、数学两门学科同等重要的位置,在高等教育阶段,英语更是被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在这之后,无论是硕士生考试还是博士生考试,以及其他职业考试,英语都是必修和必考的科目。
  繁重的英语课业负担消耗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影响到大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在北京从事文字工作的黄先生说:“说来都可笑,中国人在本土参加高考不用考中文,却需要考英语。1991年,我在湖南省参加高考,当时的学科分4类,其中生化类学科考试没有语文,却有英语。所以,我从高二开始就没上过语文课了,同时也没有了历史、地理两门课程。然而现在,我却在从事着汉语文字工作,这多么令人匪夷所思。”
  对于当下越来越火的学外语热潮,从事英语培训行业十余年的北京某知名民办教育机构负责人刘先生深有感触地说:“我国教育机构对外语课程的设置和考核制度已成为一种‘中国特色’。现在,我国绝大多数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就要学习英语,最短的也要学到大学毕业,有些人甚至要将学外语贯穿自己整个职业生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认为,外语与自己的母语同等重要,甚至在教育机构和部分家长的引导下,一些孩子认为学习外语比学习母语更重要,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更多。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若不引起重视,或将影响我国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C3 版:生活·教育】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全民学外语弊端初显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