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神作文”引发的思考
作者:张航


  “拿别人的伞做好事”“捡起4张500元钱,还给老大娘”“出门捡到一亿元,10元一张,叠起来有语文书那么厚”……这是从一些小学生作文中挑选出来的段落。当人们初读这些“逼疯老师”的作文时会忍俊不禁,但再读之后却怎么也笑不出来了:是现在的孩子离现实生活太远了,还是他们的想象太过天马行空?类似的“神作文”是如何造就的?中小学生作文教学又该何去何从?就这些问题,教育界人士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一辩

  想象天马行空,方能写出好作文?

  正方 艺术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
  ●王丽娟(北京某教育培训机构作文辅导员):我在网上看到了这些作文段落。在我教过的学生中,写出类似荒诞故事的人不在少数。事实上,我们就是要求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正所谓“艺术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在目前的作文评判标准中,谁的文章想象力丰富,谁就能得高分。
  反方 编造的作文就像没有地基的房子
  ●何毅男(北京市东城区某小学语文教师):看到这些孩子编造的作文,我感到很可惜。他们正处在对生活充满好奇、练习写作文的最佳年龄,却被一些 “假大空”的想象和八股式作文套路耽误了,这种现象应尽快纠正过来。我支持学生在体验生活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联想,使作文变得精彩,但写作文绝对不能天马行空毫无根据地瞎想。这些纯想象的作文就好比没有地基的房子,哪怕造得再漂亮,因为不牢固,总归是要倒塌的。

二辩

  要想拿高分,学生必须背范文?

  正方 背诵作文有助于学生养成行文规范
  ●王冰红(北京市海淀区某小学语文教师):进入小学三年级后,学生就要开始学习写作文了。很多家长问我该怎样让学生写好作文,我的回答是:作文要想拿高分,就得背范文。我们曾经作过对比试验,一组学生背诵范文,一组学生完全自己写。一段时间下来,背诵范文的学生遣词造句明显纯熟,而另一组学生则完全摸不着道儿,这在考试中是很吃亏的。背诵范文,从小学考试到高考,甚至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都会受益。
  反方 遇到模式化作文一律只给及格分
  ●余静(化名,北京大学中文系教师,曾参与高考语文阅卷):很荒谬!作文怎么能靠背呢?我们在过去的高考阅卷中,遇到模式化作文一律只给及格分。那都是没有真情实感、没有思想的文字,甚至没有批阅的必要。我认为,在学习作文的最初阶段就应该给学生灌输 “作文必须来自对生活的真实观察和体悟”这个理念。要写好作文,除了“读万卷书”学习优秀经典作品外,更重要的是“行万里路”,这是基础。

三辩

  应依靠高考改革扭转模化式作文风气?

  正方 更正“假大空”的上梁方能解决问题
  ●侯正方(教育学博士):小学生作文“逼疯老师”,对此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主要责任不在于他们,而在于我国坚不可破的应试教育体制。应试教育带来了应试作文,使得学生必须“八股行文”。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得从根源抓起。根源在哪儿?就在于高考。只有更正高考作文“假大空”的上梁,不搞命题式、话题式套路,让考生充分发挥特长,才能逐级下推,让作文真正成为学生表达心声、记录生活乐趣的快乐事,“神作文”也就不会再出现了。
  反方 自下而上改革,倒逼应试文体终结
  ●陈向梅(教育杂志编辑):一篇篇在网络上频频被热议的“神作文”提醒我们,应试教育的体制一定要改,但这种改革不应从高考抓起,而应该自下而上,从小学教育抓起。素质教育的口号我们已经喊了很多年,但真正改起来却步履艰难。原因很简单,如果从最上层的高考进行改革,会涉及到大学教育、学科设置等多个方面,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困难重重。而如果从小学就开始改革,提倡写作讲真人真事儿,不背范文。长久下去,学生写作文自然篇篇露真情。到了高考阶段,也就不存在应试文体的概念,久而久之应试教育就会被逐渐淡化。 (张 航)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C3 版:生活·教育】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神作文”引发的思考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