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秋圆 本报记者 顾艳伟
广西区博白县作为玉林市对接北部湾经济区的桥头堡,成为环北部湾经济区的新兴县。广西区博白县工商局局长邱海富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博白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并初步形成了编织工艺、有色金属冶炼与加工、林产化工、健康食品等四大产业集群,全县消费市场异常活跃。博白县有近178万的本地消费者,同时每年还迎接相当数量的外地游客,为给当地消费者和旅游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博白县工商局深化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体系建设,创新消费维权方式,为消费者排忧解难,不断提升消费维权服务水平。
据了解,博白县工商局从2008年8月份开始在玉林市率先成立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中心,为消费维权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该中心注重深化12315申诉举报“内网”系统的功能作用,依托“内网”加强与部门沟通协调,建立和完善了“1个中心、37个消费者申诉举报站、326个消费者投诉站、41个消费维权服务站”的消费维权体系,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纵横联动的12315申诉举报服务网络。另外,该中心注重延伸12315投诉咨询“外网”系统服务触角,并充分发挥红盾流动服务站的“流动”功能,从过去的只能上门申诉举报到12315流动车上门服务,积极解决日常消费纠纷和解答群众咨询。
为了进一步推进消费维权服务体系建设,邱海富介绍,博白县工商局以点、线、面的三位一体为抓手,首先是树立支撑点:优化资源配置,成立了集消委会、消保科和12315维权资源一体的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中心,形成“一个窗口对外、三个机构支撑、同一领导分管”的工作机制,将12315指挥中心打造成消费维权工作的支撑点;其次是深挖延长线:全县37个工商所都设立了专人具体负责消费者申诉工作,由12315指挥中心直接调度,提高了维权工作效率;最后是强化拓展覆盖面:由于博白县乡镇多、分布广,服务对象庞大,为方便农村消费者就近投诉,该局下大力气抓12315“五进”工程和“一会两站”规范化建设,健全和完善《博白县12315中心咨询、举报、申诉受理制度》、《博白县12315中心案件分流转办制度》、《博白县12315中心督办反馈制度》等七项制度,各行政村、居委会的投诉站和联络站统一相关制度、文书、牌匾和名称,明确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和工作程序,使县、乡、村三级消费维权网络规范化覆盖全县,力争做到一般的消费纠纷不出店门、不出市场、不出村庄、不出景点,将消费纠纷化解在基层。
针对消费维权意识比较薄弱的农民、学生等某些消费群体,博白县工商局在消费维权方面开展了有特色的宣传活动。邱海富说,我们这些年的工作重点主要是为消费者提供教育、引导服务,推进消费维权工作由事后调解向事前引导延伸,实行消费教育对象类别化。自12315中心成立以来,博白县工商局累计开展大型宣传咨询和授课等各类活动25次,印发宣传材料10万多份,参与的消费者5.7万多人次,营造了良好的消费引导环境。在博白镇第三小学开展的一次消费维权知识教育活动中,工商干部为6000多名师生现场讲解了许多食品安全问题,比如:街头小贩的烤炸食品为什么不能吃?超市内的食品怎样识别保质期?遇到问题向谁举报?工商干部的讲解通俗易懂,受到了学校师生的热烈欢迎,现在一些小学生买了过期的食品,都懂得来12315投诉。今年,博白县工商局又在径口镇茶根村开展消费维权知识宣传活动,通过典型案例讲解,提醒农民群众,在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时应注意的事项,使农民消费者懂得更多的维权知识。
邱海富表示,下一步,博白县工商局将探索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与司法调解衔接机制,推行人民调解(消委会)、行政调解(12315指挥中心)与司法调解衔接机制试点工作,形成当地工商、法院、消委会“三位一体”的消费纠纷调解合力,进一步节省行政、司法资源,实现多方共赢,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