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微增长下的明智之举
——东风雷诺十年长跑终“联姻”
作者:张鹏


    ■本报记者 张鹏
  日前,东风汽车集团对外公布,公司已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将与法国雷诺汽车公司通过联合重组的方式组建合资公司。据悉,“东风雷诺”已奠基武汉,总投资额达77.556亿元人民币,计划年产销汽车15万辆。至此,继东风日产、东风本田、东风悦达起亚等品牌之后,东风集团帐下再添猛将,而时隔20年后,雷诺也将再次在华投产。
  事实上,东风雷诺的项目谈判已逾10年。早在2003年,东风汽车与雷诺汽车就宣布将组建合资公司,但此后双方因战略方向调整、选址定位等问题,一度将谈判推迟。直到2011年,双方重启战略合作洽谈,合资建厂才被重新提上议程。
  漫长的等待,也让“东风雷诺”项目是否能成功,引来不少质疑。而此次双方的成功“牵手”,在打消业内外人士诸多顾虑的同时,无疑也让合资双方松了一口气。“对雷诺来说,东风汽车依然是‘更合适’的合作对象。”咨询机构罗兰贝格大中华区执行总监张君毅称。而汽车业资深分析师贾新光也认为,双方10年的“爱情长跑”,无疑会让各自更加珍惜今后“相处”的时光,整合资源、创造新品牌,也必将有助于双方进一步拓宽自身的业务范围,实现双赢。

互相迁就方得幸福

  人们常说,幸福是需要互相迁就的。而东风、雷诺10年之后的“联姻”,也再次印证了这个道理。
  早在最初,双方在渠道、人事方面,都存有较大争议,而在“东风雷诺”的管理权责上也没有达成共识。对东风来说,“东风雷诺”合资国产后,加强话语权至关重要,而此前分开建网的坚持,也就是其在分配销售环节利润等方面争取主动的表现。反观雷诺,其则希望对进口、国产渠道实行统一管理,因此,究竟由谁主导未来的“东风雷诺”渠道,成为双方博弈的焦点。
  现如今,双方的成功牵手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该问题已经有了一个稳妥的解决。而此前双方一直僵持不下的落户地,也最终以武汉的“胜出”,换得了双方幸福时刻的来临。
未来之路坎坷不少
  虽然“婚前”的互相迁就得以使双方最终“结姻”,但一桩好姻缘绝不是仅靠婚前的妥协就能换来的。要知道,未来需要迁就的地方仍不少,如果不能顺利解决矛盾,东风雷诺的未来之路依然不好走。
  这其中如何解决国产和合资销售渠道的问题,依然是难以避开的话题,而进口销售团队和国产团队如何平衡也是个大问题。要知道,一方不同意,必将会损害合作伙伴的利益,进而最终阻碍东风雷诺在中国的发展。而一旦双方各为其主、各自为政,不少豪华车企曾经出现的“内讧”也将再次上演,对于品牌认知度还不算太高的东风雷诺而言,很可能是毁灭性的打击。

如愿牵手明智之选

  未来之路究竟如何,目前来看还需要时间的检验。但对于雷诺来说,眼下双方的如愿牵手,绝对是明智之举。
  作为一家有着115年造车历史的老牌企业,论销量,雷诺与日产联盟的销量高居全球第四。而在中国,相比于日产每年在华近百万辆的销量,雷诺却是一个还不够响亮的小众品牌,这与其在国际上的身份大相径庭。在其欧洲大本营持续萎缩的今天,拓展海外市场、押宝中国车市,显然已是“时不我待”。
  然而,作为最后一家进入中国乘用车市场的跨国汽车品牌,雷诺入华的时机却并不被看好,因为在多数人看来,它已经错过了中国车市黄金的十年高速增长期。但对一向以协同共享、节约成本著称的雷诺来说,尽管过去两年在中国乘用车市场仅保持了5.19%和7.07%的增长率,但市场对于后来者的接纳度越来越宽容开放,今年前10月国内市场15%的增速已然说明问题。而这样一个规模接近2000万辆的市场,有着如此庞大的基数作为支撑,无论增幅降到多低,对于任何厂商而言,也依旧是一个不小的机遇。

自身补强才是王道

  如果说雷诺进军国内市场有些“姗姗来迟”的话,想当初东风走出国门也绝对算得上是“捷足先登”了。
  在上世纪90年代成功引入东风本田发动机项目之后,东风集团和国际大腕的联姻便接二连三,法国PSA标致雪铁龙、美国康明斯、韩国起亚等一大批知名品牌纷纷落户国内。而自2012年以来,东风汽车更是在合资合作方面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不仅成功收购瑞典T工程技术公司70%股权,在瑞典落户首个海外研发基地,还与德国史密斯集团合作,共同投资6亿元,设立东风史密斯半挂车工厂,更与瑞典沃尔沃集团公司合资组建新的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不再“绑定”日产,实行多方投资“多栽树”,东风在扩大业务的同时,也在逐渐提升自身的品牌竞争力。
  然而对于东风来说不容忽视的是,较之东风日产下半年强势复苏、东风本田新车拉动作用明显、东风雪铁龙表现抢眼、东风裕隆品牌良性发展的现实,东风集团的自家孩子,风神和风行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而此番联手雷诺,再度延长合资链条的举动,不免也会招来人们对其自主品牌依旧薄弱的疑问。
  “中方在与外资合作时,应走深度合作的路,进一步增强中方在合资公司中的贡献,在产品研发、落地和采购上,中方要起到更切实的作用,不要在技术上一味跟随别人,应按照中国需要,全新开放。”贾新光指出。的确,如若不努力提高自身自主品牌的技术水平,反而一门心思在合资上痴心以对,这样的执着与坚定,到头来只能反噬其身。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1 版:汽车·观察】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微增长下的明智之举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