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限!限?催热岁末年初车市
作者:刘文新 李建 薛庆元
图片
图片
图片


    1:重庆车市风平浪静。
2:石家庄机动车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20%以上。
3:南京车管所大明路上牌点的入口排满前来上牌的新车。

  岁末年初,全国各地都迎来私家车上牌入户的“井喷”期,南京一天的上牌量突破了2500个,甚至连河南新乡一天的上牌量也达635个。
  记者在各地调查发现,除了年底年初是传统的销售旺季,不断爆出的限行、限牌传闻也助长了销量。
  随着去年12月天津实行小客车增量配额指标管理,谁将成为下一个限购之城呢?那些成为“堵城”的城市市民自然惴惴不安,这种恐慌心理进而影响到了车市。

重庆:限购限行纯属传言

■本报记者 刘文新 文/摄

  在天津成为最新一个出台机动车限购城市之后,唯一一个还没有实行限购的直辖市——山城重庆1月16日传出限购信息:1月21日开始单双号限行,同时,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已向市政府提交申请汽车限购的报告,未来不排除其加入到限购城市行列的可能性。然而,重庆市交委会很快辟谣,重庆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则表示,至少5年之内重庆不会出现此类政策,市民完全没有必要担心。
  传言来得非常突然且迅猛,有鼻子有眼:一份名为《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送审稿)》的内部文件也在一些人中流传开来,记者在这份文件上看到这样的文字:(三)关于2014年需启动的几项改革工作。1.鉴于缓解城市车辆拥堵,防治空气污染等方面原因,启动研究对我市新上户车辆收取牌照费问题。这份文件中提到的“收取牌照费”成为了网传“重庆即将限牌”的重要佐证。
  记者调查得知,重庆限行限购的传言,最早是从各汽车经销商处传出来的。广汽重庆汽博中心店销售经理马翔告诉记者,近两三年类似传言已出现过好几次,政府相关部门每次都进行了否认。就目前情形来看,重庆限购或不限购,都有可能。作为汽车经销商,肯定都有应对方案。有人分析认为,限购传言有可能是汽车经销商为了促销而故意放出的。对此,长安福特重庆金童路店销售顾问舒勇表示,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年底进入了销售旺季,稍微紧俏的车子都供不应求,如果真要人为地刺激车市,那也应该是在淡季,三四月份的时候。
  “经销商肯定是不希望限购的”,长安马自达金童路店销售顾问宋小波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旦限购,车市必定走入长久低迷,经销商目前的日子本来就不好过,限购后更是雪上加霜。
  宋小波介绍说,目前的限购传言对车市并无明显影响,前来看车的消费者跟传言之前相比差不多,销量也差不多,只有极少数消费者会提及限购问题。
  来看车的消费者张女士告诉记者,重庆近几年应该不会限购,毕竟重庆是全国知名的汽车生产基地,要靠汽车产业来推动经济发展。再说,重庆也不象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那样拥堵。
  消费者刘先生则不以为然,他说重庆的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堵车现象也越来越严重,限购是早晚的事,估计这两年之内就会实现,要不怎么老会出现限购传言呢?
  针对1月16日上午的传言,“重庆交通”官方微博当天下午4点就发出了“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并未向重庆市政府报送任何汽车限购报告”的消息。1月20日,记者致电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宣传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肯定没有提交过关于“汽车限行、限购方案”的报告,此外,他们不管市内的交通,收牌照费和交委会没有关系,并不是他们的职能范围。
  记者了解到,重庆已不是第一次出现限购传言了。2013年7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上半年汽车产销数据会议上透露,继上海、北京等城市之后,重庆、天津等8个城市也存在实施汽车限购政策的可能。但重庆市发改委、经信委、交委都表示,重庆暂无对机动车出台配额购买的计划。
  重庆市汽车商业协会新闻发言人周锦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限购传闻肯定会加重潜在购车者的焦虑与烦燥,特别是那些准备近期购车的消费者,会加快购车的脚步,但这部分的消费者数量很少,对车市的影响微乎其微。她表示,虽然这样的传言在重庆来说有些荒唐,但也给市民提了个醒,未来重庆迟早有一天会限购、限行。因为重庆是个山城,道路资源有限,伴随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市政当局肯定会采取限购和限行的政策,这只是时间早晚问题,但最近几年限购的可能性不大。
  那么下一步,重庆的汽车会不会限购呢?重庆市发改委表示,重庆支持发展汽车产业的相关政策并没有改变,近期也没有考虑出台汽车限购的相关政策,这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的:
  ——经济发展需要:当前重庆经济发展需要汽车消费来拉动。重庆市商委统计显示,上个月,重庆市汽车实现零售额69亿元,增长23%。在消费市场,汽车长期保持了销售额最大单品的地位。同时,汽车制造业也是重庆工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汽车保有量:重庆汽车保有量还有较大增长空间。与北京、上海、广州相比,重庆汽车保有量还有较大增长空间,加上重庆居民收入正处于增长阶段,市场上对汽车的需求量依然很大。
  去年北京的汽车保有量达到500万余辆,成都也达到了200万余辆,而重庆估计在150万辆左右。相比其他大城市,重庆市的人均汽车保有量还有较大差距,因此,汽车限购令短期内不会在重庆市施行。
  ——交通畅通程度:重庆交通畅通率远高于其他大中城市。重庆的城市化进程正在不断加快,未来城市范围将拓展更广,也能够容纳汽车数量增长。因此,重庆不会出台汽车限购令。
  记者从重庆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了解到,重庆的路面交通畅通率远高于全国其他大中城市。2012年,重庆市高峰时段,内环以内(即主城区)的城市道路平均车速为24.9公里/小时;其中早高峰的平均车速是25.8公里/小时;晚高峰的平均车速是23.9公里/小时。内环以外绕城高速以内(即周边区县)高峰时段,平均车速是37.5公里/小时。
  因此,重庆实行车辆限购的紧迫性也远远低于北京、上海、天津等这些一线大城市。

石家庄
限购传言引发车市暖冬

■本报记者 李建 文/摄

  机动车限行来了,限购还会远吗?从2013年12月中旬开始,伴随着类似的传言与猜测,石家庄车市出现异乎往年的“暖冬”。
  1月22日上午,记者走访石家庄北二环、裕华东路高速出口附近七八家汽车销售门店发现,几家4S店依然有不少客人咨询或试驾。
  记者了解到,购车者明显增多是从去年12月16日天津限购开始的,很多人担心石家庄也会限购,所以提前来看车。“以前双休日人多,现在平常时间人也很多,很多原计划明年买车的顾客,把买车计划都提前了。”
  一家4S店负责人告诉记者,年底原本就是车市旺季,而今年年底车市交易量的骤增有点超乎寻常:无论大车小车、进口车国产车、新车二手车一概旺销,无论是否双休日,看车买车的都不少。原因就是一些市民担心限购,不管用不用车先提前把牌照占上。
  引发购车热潮的另一个原因是限号。受雾霾天气影响,从2013年12月21日起,石家庄市公安交通管理局连续5天对机动车进行限行,这让一些本就想买车的人更加“坐不住”。正为自家挑选第二辆车的市民李先生说,因为担心限号影响出行,再买一辆用着方便。
  受这种心理影响,两三万元的二手车成为新宠,一些手里不富余的市民选择便宜的二手车,只为提前占个号。刚刚花1万元买了辆二手夏利N3的王先生夫妇告诉记者,因为最近天津限购、石家庄短暂限号,担心出行受到影响,所以决定再买辆车备用,手里钱不多,只能买个便宜的,先占上个号,用不用以后再说。
  “二手车的增量甚至超过了新车,3万元以下的二手车格外受关注。”某二手车市的王经理说,除此之外就是二手车过户量骤然增多,很多有两辆车的车主,忙着把车过户到家庭另一人名下,这样就可以选个新号。
  这样的局面似乎让不少经销商找到了车市促销的新抓手,一些销售商故意打出“摇号”、“高价收购二手车”、“限行已经开始,限购真不远了”等宣传语或促销字眼,更让消费者沉不住气了。
  1月22日,记者致电石家庄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对方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不便透露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的上牌量,但称武瑞琪局长此前接受央视采访时称明确表示市政府暂时不考虑限购,而现在正在研究限行的一些办法。随后,这一说法在记者对石家庄市委宣传部的采访中获得证实。
  业界普遍认为,车市的异动来源于日趋严峻的现实。
  公开数据显示,石家庄市最近几年机动车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20%以上,远远超过北京市机动车摇号以前每年13.34%的增长速度。仅2013年一季度,石家庄市新增机动车超过6万辆,月均注册新车超过2万辆。这可能预示着机动车增长失控问题已现端倪。
  据统计,目前石家庄市区机动车保有量在62万辆以上,每天排放的尾气(主要是二氧化碳)约有7500吨。“治霾”的严峻现实让限购传言更添了几分“可信性”。
  2013年6月18日,全国连续污染排名前十的石家庄召开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动员大会,提出自2013年起限制家庭购买第三辆个人用小客车。6月19日,官方再次发声表示上述方案尚在论证,付诸实施还需听证等程序。
  记者了解到,这一被“压缩”、“误读”成石家庄将限购机动车的消息背后,还有一个被“撤回”的官方规划——《石家庄市控制机动车保有量工作方案》,根据这一方案,石家庄市机动车保有量到2013年底将控制在190万辆以内;到2015年底控制在210万辆以内;到2017年底控制在230万辆以内。自2013年开始,石家庄市每年新增机动车控制在10万辆以内;自2015年起,每年小客车增量配额为9万辆,按照每月7500辆进行配置。

南京
限牌恐慌给车市添把火

■本报记者薛庆元 文/摄

  元旦过后,南京新车上牌量猛增,日均上牌翻三倍,从原来的每天800辆左右达到了2500辆。记者初步调查后发现,除了此前天津突然限牌引发的恐慌以外,“新年买车”的消费惯性,去年12月份新购车车主为了缩短车辆折旧年限等原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上演新年“集中上牌”的火爆场面。
  南京的拥堵,加上外地纷纷出台限牌限购政策,让“南京限牌”说在2013年不绝于耳,这也反过来给车市“添火”,导致新年伊始上牌量激增。1月21日,记者在南京市车管所大明路上牌点看到,本来就不宽敞的入口小道被前来上牌的车辆堵得严严实实,不少车主将自己的爱车洗得干干净净,就等着上好牌照开心迎新年。
  “传说今年4月份就要限牌了,谁知道过了年政策会不会变化,所以趁现在赶紧把心仪已久的车买回来。”正在给爱车拍照的孙先生告诉记者,他就是典型受限牌传言影响而购车的人群,天津一夜限牌给他们这群“准车主”带来了很大的心理恐慌,原本准备再观望观望车价的“准车主”们受此影响纷纷提前把车买回了家。
  记者在上牌点的服务大厅看到,排队的都是来缴税的新购车车主。记者调查了解后发现,除了限牌传言的因素以外,不少车主扎堆买车上牌还有其他诸多原因。“每年过年都赶着春运坐车回家,这几年工作也挣了些钱,今年自己买辆小车回家过年。”在南京已经工作了6年的刘先生说,现在汽车越来越便宜,加上年底商家促销,几万元就能买一辆车。“有钱没钱,买车过年”的观念开始在许多人心里蔓延。
  此外,害怕单双号限行,加上家里一辆车不够用,购买第二辆车的家庭也越来越多。而一些去年年底的新购车车主为了延迟车辆年检时间和缩短车辆折旧年限,也选择在今年年初缴税上牌,这也使得元旦后集中缴税情况更为明显。
  那么车主的担忧是否真的存在呢?记者在上牌点询问了多位工作人员,他们均未听闻要限牌,并奉劝市民理性购车,切莫恐慌。
  此前,南京交管部门曾一再辟谣称,他们尚未接到任何限牌的消息。同时,限牌也需要多方面论证,并非某一个部门就能决定的,现在也没有任何明确的限牌时间表。“一些限牌传言,不排除是4S店利用来加大销售量的。”交管部门提醒广大市民千万不要被这些所谓的传言所利用。
  记者采访了解到,虽然相关部门不断辟谣,但一些市民还是觉得不踏实。在市民购车的高涨热情下,南京的牌号资源消耗得也很快。据了解,大约去年3月开始,南京采用首尾字母+中间3个数字的选号方式,排除O和I之后,该选号方式可以有57.6万种组合,而这个新牌号组合目前已经消耗近半。
  据南京车管部门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南京的机动车拥有量已达178万辆,其中私家汽车达到了117万辆——而在9年前,这个数字只有6.96万,9年间南京私家车数量增加了近16倍。从车管部门的预报来看,青奥会前南京机动车数量将突破200万辆,基本达到北京等城市“每四人拥有一辆机动车”的水平。
  但是路堵不应全怪车多,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来治堵。在刚刚召开的南京两会上也出台了相关的方案,方案中谈到,南京将通过跟踪评估停车收费政策对调控停车需求和环节交通拥堵的效果评估,合理调整停车收费。此外,在城市交通运行面临严重恶化趋势时,加强与小汽车拥有与使用的合理调控,对城市交通严重拥堵的地区,应研究并考虑推行汽车尾号限行,高峰期交通拥挤收费等区域限行措施。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2 版:汽车·热线】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限!限?催热岁末年初车市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