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上海讯(记者刘浩)4S店的合同文本是否存在霸王条款?售后维修水平究竟怎么样?消费者在购车时遇到哪些烦心事?3月28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汽车专业办公室(以下简称汽车专业办)举行了2013-2014年度上海市汽车行业监督调查活动启动仪式。从4月起以贯彻落实新《消法》为契机,对消费者关心的汽车消费各环节情况展开调查。
据汽车专业办公室秘书长王瑛介绍,本次行业监督调查,将通过对消费者随机问卷调查和组织专家、志愿者实地调查的方式,结合消费者投诉情况,对汽车相关企业销售合同有无霸王条款、维修服务中小病大修等问题进行探讨。由来自上海市城市交通运输管理处、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市汽车销售行业协会等单位组成专家组。
上海市消保委秘书长陶爱莲表示,这次活动将充分发挥消保委的社会监督职能,维护和提升汽车消费者的话语权,督促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促进汽车行业健康发展,保障和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上海有序、和谐、诚信的汽车消费环境。此次活动调查结果,将通过新闻媒体及上海市消保委网站向社会公布,对调查过程中发现的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企业,将移交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据了解,调查问卷自4月下旬通过上海各区县消保委协助发放,消费志愿者专家组将于4月中旬至9月下旬,按照比例对汽车相关企业的汽车销售合同文本、维修人员业务情况、维修程序的规范、消费者投诉处理情况等进行调查。汽车专业办则对日常受理和处理的消费者投诉,进行梳理、汇总和分析,从投诉量和企业处理消费者投诉的解决率、成功率、投诉处理时限等方面进行调查。行业监督调查总体评分为100分,问卷调查情况占总体评分的20%;消费志愿者调查占总体评分30%;专家调查占总体评分的30%;消费者投诉处理情况占总体评分的20%。